HK FINANCE's Archiver

sun 發表於 2013-7-3 10:04

文化全球化是否會損害本地文化?

全球化是指隨着交通及科技發展,世界各國人民在資金、貨物、文化及思想等方面的交流逐漸增加,地域界限逐漸消失,全球彷彿被壓縮成一條村落(地球村)。全球化包括政治,經濟及文化全球化三部份,而一般同學對文化全球化最為不理解,但這卻是考評局的出題大熱範疇,今日在這裏和大家一起探討。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有何不同?

‧飲食文化:傳統中國飲食文化重視食物素質,例如菜式的製造方法,色澤,香味等;注重不同節日的食物種類,如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糭;注重就餐過程中的享受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西方例如美式飲食文化重視速度,舉例美國的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無論食物製造,客人就餐都節奏快速,不重視就餐過程中的交流;並且較少種類及口味較為單一

‧電影文化:中國電影注重倫理和道德修養,將主角塑造成道德模範(如《臥虎藏龍》);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甚少採用人類對抗自然災害的題材。但西方荷李活式電影富有冒險精神及挑戰極限,多數是英雄式電影;強調人的獨立自主及征服大自然(《明日之後》/《活火熔城》)

‧節日文化:因為中國傳統上依靠農業為生,所以傳統節日具有濃厚的農業色彩,例如春節、中秋、冬至等。但西方節日文化截然不同,西方國家長期受基督教影響,因此節日多帶有濃厚宗教色彩,例如聖誕節(耶穌誕生)、復活節、萬聖節(紀念教會聖人)等

‧建築文化:中國傳統建築例如特色四合院,注重橫向發展,強調空間格局,強調人和自然的融合(天人合一),以木材最為主要的建築材料。但西方的建築文化則具不同風格,多以縱向發展為主,高聳建築,摩天大樓,並以石才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  





西方文化傳入是否會損害中國文化地位?

─不同文化有共存空間:文化多元化就是指一個國家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在保留本土傳統文化基礎上,接受其他國家的不同文化,不同文化可以同時在一國內共存。中國香港例子:在文化全球化之下人民可以選擇聽傳統的中國音樂,例如粵曲、京曲等,同時也能選擇西方的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可以選擇中國傳統的菜式例如粵菜、上海菜,同時也能選擇快餐和日本菜。由這些例子可見,不同文化的確有共存空間

─增強本土文化保護意識:文化全球化的出現,令部份國家發現自身的本土文化漸漸受到外來文化的威脅,察覺保護自身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免在全球化之下失去文化獨特性,於是積極採取措施,保護自身民族的獨特文化。例如在香港,在西方建築文化幾乎掩蓋香港之時,社會上出現不少聲音要求保育香港本身的歷史建築以保留傳統建築文化(例如虎豹別墅)。而中國各城市引入西方現代建築的同時積極保留傳統的建築文化,例如保留北京的四合院建築和老胡同建築風格

─促進文化創新的出現:西方文化在傳入中國時,中西文化將會互相學習,互相吸收對方的精髓之處,這個互相學習和融合的過程導致了文化創新的出現;另外跨國公司在輸入不同產品時,也會根據當地文化將旗下產品進行適當調整(全球在地化),這過程導致新文化的產生。例如香港麥當勞推出的「麥當勞扭扭粉」,加入本地獨有的茶餐廳特色,令產品融合中西飲食文化;日本的麥當勞亦推出「日式照燒漢堡」以適應當地人的口味,令產品融合美國和日本的飲食文化

─有助對外宣揚中國文化:外來文化的傳入並非一定完全取代本土傳統文化,在外來強勢文化的協助下,有助將中國的本土文化向外國宣揚,反而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發展。例如1998年,美國迪士尼公司推出的影片《花木蘭》,電影中採用了中國歷史故事及美術風格;而在影片製作時,音樂效果都滲入了美國風格。《花木蘭》全球播影,全球票房收入高達3億美元。迪士尼更有效地將中國傳統文化向全世界宣揚

─增小眾文化生存空間:在文化全球化之下,世界各國的文化事業市場即時擴大,為一些非主流的文化提供了廣大的世界市場。以電影文化為例,世界各國每年都舉行眾多電影節,令各國小眾電影得以走向國際。例如2011年香港電影《桃姐》在威尼斯電影節獲獎,女主角葉德嫻更憑此片奪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可見文化全球化為本地小眾文化提供了生存空間,鼓勵了更多不同文化的創作
總結:
通識注重訓練學生的是思考分析能力,沒有標準答案,沒有預設立場,但這不代表學生可以隨意「吹水」,學生仍須要就該議題提出有力論點,作充足例子證明。只有如上述論點那樣清晰表達和論點充足,才能脫穎而出,拿到起碼第五級的成績。因此鼓勵各同學在暑假期間應該多做思考論點的答題訓練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