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FINANCE's Archiver

sun 發表於 2013-6-26 10:21

我不囍歡里

我不囍歡里
(記者 陳沛敏)



■喜帖街雖變成「囍歡裏」商場,今年7.1街坊仍堅持將城市規劃民主化的訴求帶到街頭。











每年7.1,都會見到H15關注組的橫額,在浩瀚的遊行人潮中飛揚。今年不會例外,喜帖街雖然被消失,變成叫「囍歡里」的商場,但一班街坊仍然堅持,要將城市規劃民主化的訴求,帶到街頭。
十年前,利東街由喜帖街變成市建局代號H15的重建項目。住在街道兩旁唐樓的居民,還有在那裏經營半生的小店東主,用辛苦籌得的20萬,找來建築師、規劃師,經過逾百次會議、居民大會、工作坊、諮詢會、街頭展覽,探訪過150戶居民商戶,把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空間,化成專業的重建方案,向當局提出。
我記得,六年前訪問協助居民的規劃師杜立基,他說過一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他說:「我唔係講保育,除非你講嘅係保育當中嘅人情、網絡。」談到保育,人們總簡而化之為集體回憶的懷舊,但舊區重建,其實關乎摧毀居民原來的生活、生計還有社區網絡。
利東街一役,成為香港城市規劃發展史重要的一筆──居民奪獎的方案最終不獲採納,但爭取規劃民主化的運動沒有止息,後來的保衞天星、皇后碼頭,以至反高鐵,都是爭取對我城如何走下去的話事權的公民運動。
當年,市建局曾表示採納居民方案的「精神」,揚言將利東街「打造成市區中的綠洲」。但昨日記者會上,發展商介紹囍歡里將以「精緻品牌」為主,並引入鐘錶珠寶店。可以預見,又一條街道死亡,變成商場;又一個社區被毀,變成自由行去處。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作者Jane Jacobs認為,街道有它的特殊功能和意義。街上的報紙檔、生果店養活一家人,商場的大型連鎖店為財團賺錢;街上老店會在樓梯口放些木凳,給路過的老街坊歇腳,商場保安絕不會任你坐;街上經歷晴天雨天,商場沒有日夜、不分冷暖。
我記起深水埗重建區街坊周綺薇的說話,「有人鍾意去商場、超市,每個人有唔同選擇,但市區重建,唔應該抹煞晒另一班人生存空間。」

sun 發表於 2013-6-26 10:58

囍歡里 — 惡俗的二次傷害2013-6-25 19:40:21
[url=http://thehousenews.com/society/%E5%9B%8D%E6%AD%A1%E9%87%8C-%E6%83%A1%E4%BF%97%E7%9A%84%E4%BA%8C%E6%AC%A1%E5%82%B7%E5%AE%B3/]
[/url][url=http://thehousenews.com/society/%E5%9B%8D%E6%AD%A1%E9%87%8C-%E6%83%A1%E4%BF%97%E7%9A%84%E4%BA%8C%E6%AC%A1%E5%82%B7%E5%AE%B3/#][color=#0066cc]Share on facebook[/color][/url][url=http://thehousenews.com/society/%E5%9B%8D%E6%AD%A1%E9%87%8C-%E6%83%A1%E4%BF%97%E7%9A%84%E4%BA%8C%E6%AC%A1%E5%82%B7%E5%AE%B3/#][color=#0066cc]Share on twitter[/color][/url][url=http://www.addthis.com/bookmark.php?v=300&winname=addthis&pub=ra-4ffbfd625fe7f940&source=tbx-300&lng=zh-HK&s=sinaweibo&url=http%3A%2F%2Fthehousenews.com%2Fsociety%2F%25E5%259B%258D%25E6%25AD%25A1%25E9%2587%258C-%25E6%2583%25A1%25E4%25BF%2597%25E7%259A%2584%25E4%25BA%258C%25E6%25AC%25A1%25E5%2582%25B7%25E5%25AE%25B3%2F&title=%E5%9B%8D%E6%AD%A1%E9%87%8C%20%E2%80%94%20%E6%83%A1%E4%BF%97%E7%9A%84%E4%BA%8C%E6%AC%A1%E5%82%B7%E5%AE%B3%20%7C%20%E5%BA%AB%E6%96%AF%E5%85%8B%20%7C%20%E4%B8%BB%E5%A0%B4%E6%96%B0%E8%81%9E&ate=AT-ra-4ffbfd625fe7f940/-/-/51ca57e5ed06d931/2&frommenu=1&uid=51ca57e517fe2f2b&ufbl=1&ct=1&pre=http%3A%2F%2Fthehousenews.com%2Ffinance%2F%25E5%258D%259A%25E5%258F%258D%25E5%25BD%2588-%25E8%25B6%2581%25E5%25BD%2588%25E8%25B5%25B0%2F&tt=0&captcha_provider=recaptcha][color=#0066cc]Share on sinaweibo[/color][/url][url=http://thehousenews.com/society/%E5%9B%8D%E6%AD%A1%E9%87%8C-%E6%83%A1%E4%BF%97%E7%9A%84%E4%BA%8C%E6%AC%A1%E5%82%B7%E5%AE%B3/#][color=#0066cc]Share on email[/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color=#0066cc][img]http://cdn.thehousenews.net/media/photos/cache/forgetlove_k9J38_600x0.jpg[/img][/color]
[color=#0066cc][/color]
[b]被標本化的囍帖街[/b]
利東街,曾經是囍帖店的集中地,所以又稱囍帖街。
市建局收購整條利東街重建,當年不想搬走的商戶和住戶團結起來反對。這場保育運動持續數年,雖然最終居民不敵推有公權力的市建局,但這事件引起了民間對於重建和規劃議題的關注,而集體回憶、社區網絡、地產霸權等概念也開始在社會落地生根。
囍帖街的毀滅,代表的不只是一條街的毀滅,而是一個有特色的社區的毀滅。當年警察拘捕請願人士(四女三男)之後,要他們進行脫光所有衣服的全身搜查,甚至要抬高下體檢查是否藏毒。對於並非懷疑藏毒,也不是危險人物的請願人士如此搜查,實際上是要侮辱和恐嚇他們,以及阻嚇其他請願者。香港警察淪為官商勾結工具,莫過於此。
一條存在多年的囍帖街被連根鏟除,大批囍帖老店結業。這一場推土機毀滅社區文化和經濟生存空間的醜陋劇,也成了後來流行曲《囍帖街》的靈感,謝安琪也因為這首歌而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為民發聲的人民歌姬。
囍帖街消失了,但市建局宣稱他們有所謂的「活化」政策。那其實是先把社區文化和經濟毀滅,然後像主題公園般重新營造虛假的地區特色,無一例外地,那些「活化」項目,都是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式的超真實(hyperreality),只是提供作消費的標本,沒有生命。
[b]惡俗名字的二次傷害[/b]
囍帖街的生命被消滅,取而代之的是豪宅、商廈和主題商場,而本來的街道,就變成了婚嫁服務消費的主題公園。發展商剛剛正式公佈,這裡將會是一條「優化版步行街」,其名字不是囍帖街,而是「囍歡里」。
利東街已經刊憲取消,但「囍帖街」這個大家都習慣了的名字並不是正式刊憲街名,沒有避諱不用的必要。捨「囍帖街」而取「囍歡里」這個惡俗名字,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囍歡里」很明顯是取其「喜歡你」的諧音,用來做推廣活動的名字未嘗不可,但用來做街區名稱就十分之不大體。「囍歡里」這個名字,很有東莞髮廊的感覺,如果發展商是希望準新人覺得浪漫的話,那肯定是大錯特錯。那不是浪漫,就算沒有東莞髮廊的聯想,也令人覺得肉麻惡俗。如果不明白的話,看看這張網絡流傳的「忘了愛」潮圖 ( 文首 ) 就知了,我不是要嘲笑相中人或者製造什麼族群定型,而是希望讓大家明白語言運用的效果。
至於「步行街」這個說法,相比起那惡俗名字已經是小事。「步行街」是大陸用語,那是在每個大城市的購物區都有的東西,那其實是我們說的行人專用區(我們不會叫旺角行人專用區做「旺角步行街」,雖然那可能是遲早的事)。步行街這個叫法,很明顯是為了遷就大陸遊客。
市建局和發展商把囍帖街的生命消滅還不夠,還要把一個如此惡俗的名字強加於原址興建的消費場所。從此囍帖街這個集體回憶被強行抹掉,換來的是一個東莞髮廊的名字。對於社會來說,這是一次諷刺至極的二次傷害。
曾經屬於香港所有人的「囍帖街」已經被地產商私有化,現在連我們對這地方的一點點記憶也要剝奪。這是一怎樣的鬼地方?

[b]補充:[/b]
為什麼諧音不適合做地方名,這個二次創作漫畫提供了一個例子。

[img]http://cdn.thehousenews.net/media/photos/cache/m1_r29k7_600x0.png[/img]
(圖片來源:kurskHK.net Facebook Page)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