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FINANCE's Archiver

sun 發表於 2017-12-29 20:50

從明末到民國:亂世無礙出人物

信報財經月刊
P150-152  |   史海回眸  |   By 張建雄        2017-12-01
        標示關鍵字        標示關鍵詞並按此開始搜索

從明末到民國:亂世無礙出人物       

自古以來,中國出人物講究門第出生(書香世代),師承何處(大師級最佳),交遊網絡(友多聞多藝),社會閱歷(走遍天下如太史公),但到了清末最亂的20年,這四大因素都不重要。筆者研究這批人物大都是農家子弟,少歷艱辛,天賦未必一流,但中年勇進(人生最忌懶惰和懦弱),老年睿智,至死不休,多享高壽,平生生活簡樸,多患眼疾(讀書超量)。

錢穆的《國史大網》談明清之際的轉變,大部分是由於明朝內部發生的政治問題,崇禎才勤力走向反方向,並不是中華民族的衰老,錢穆甚至認為:「以明末人物言之,較唐宋之亡,倍有生色」,「以整個奮鬥力言,亦為壯旺。」雖然如此,亦亡國了。而清兵能滅南明,厥為漢奸之助,這批漢奸如洪承疇、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當然是當世一號人物,只是沒有了忠義,是高能的利己主義者,報在後世。當時亦有降臣,如江左三大家(錢謙益、吳偉業、龔芝麓),帶出了風塵女俠如柳如是、顧眉生、卞玉京等,當然亦有死難者如史可法、黃道周(百年後,乾隆捧為「古今完人」),但有多少人留意呢!

明末遺民:「少歷艱苦,晚臻耋壽」

錢穆最留意的一批人物,是明朝遺老遺少,志節堅貞,學風篤實,由反清工作,退身學術文化事業,將中華文化傳承下來,成為300年後,憑藉他們的人格潛力,做了反清革命最有效的工具。他們刻苦、堅貞、堅毅、篤實,博綜的風氣,大概是每一代中華文化傳承者的共通點。至清末亂世,亦留下大批人物,亂世無礙出人物,且如太史公所言:「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才會有精采的文章面世。明末遺民的特點,是「少歷艱苦,晚臻耋壽」,「民族元氣,得以獨存於凶喪耗散之餘」,這批遺老都能「有體有用,形成多方面圓滿完整之人生。」他們立身成學著書,皆卓然有成,被後世敬慕,是中國學術史上極光輝的一幕,錢穆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寫的就是這批人。

明朝遺老試舉六人為例,年紀最大的孫夏峰、明亡的1644年已60歲,結果活到91歲,有32 年可著書立說(1584-1675)。其次是黃宗羲,明亡34歲,活到85歲(1610-1695)。顧炎武,明亡31歲,活到69歲(1613-1682)。王夫之,明亡25歲,活到73歲(1619-1692)。李二曲,明亡17 歲,活到78 歲(1627-1705)。最年輕是顧習齋,明亡才9 歲,活到69 歲(1635-1704),活得最久的李二曲到死時已是康熙44年了。

「遺民不世襲」,他們不為官出仕,但子孫無辦法,只能與異族政權妥協。他們的生活方式,只能是出家、行醫、務農、處館(教八股應試)、苦隱(或移民海外如日本)、游幕和經商。由此可見,這批遺民,在清朝初期的生活、亦必艱苦,只看康熙破三藩,已是康熙20 年(1681),到收服台灣更是康熙23 年(1684),無年無兵災,康熙盛世只是史官之筆。讀史者必須留意,這批遺民反科舉,不必研究八股文,節省多少時間來研究學問;但拒絕仕宦,與清朝政府不合作,自然失去經濟憑藉,這是每一個身當亂世的讀書人所面對的。

若是躬耕為農,入市為商,時間耗盡,亦無法盡其負荷民族傳統文化的職責,這亦是300 年後,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這近二甲子的讀書人所面對的問題。不過這次既有清末的滿洲貴族、各路軍閥、國共內戰、列強入侵、美蘇冷戰、文化大革命等各種運動,情況複雜得多,但若以1891年至2011年這120年來研究,中華大地又出了哪一批如明末遺老的人物呢?真有趣。

四大名臣主持洋務運動

1842年道光和英國簽了《南京條約》,陸陸續續又簽了很多條約,最大損失是咸豐1858年和俄羅斯簽的《璦琿條約》和1860年亦是和俄羅斯簽的《北京條約》。痛定思痛,1861年恭親王上了《通籌夷務全局章程》,推出「洋務運動」,當年用字仍是「夷務」,天朝心態,只是「師夷長技以制夷」。主持人是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一直到甲午之戰1894年,才告全盤失敗。曾國藩死得早,1872 年就去了,作為不大。左宗棠收復新疆,立了大功,但和洋務關係不大,借了洋債是實的。李鴻章和張之洞全程參與,但甲午之敗,無從卸責,張之洞留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意見雖好,社會是學絕道喪,根本拿不出所謂「中學」。

「洋務運動」之際有哪些人物降生呢,如果以在1891 年出生的胡適為分水嶺,1861 年至1890年的30 年間,文史學界出了什麼人物,著名的康有為已3歲(1858年),梁啟超生於1873年,蔡元培生於1868 年,周樹人生於1881年,史學家陳恒生於1880 年,呂思勉生於1884年,熊十力生於1885年,譚嗣同生於1865,死於1898 的戊戌政變,是十九世紀已死的人物,本文就不談這些「古人」了。

康梁是最大「空想家」

1861 至1890 年之間,是西學萌芽之際,談不上有科學家出現,商人也只有紅頂商人胡雪巖,政治人在部族政治下,難有作為,最大動作亦要等到戊戌政變(1898年)才發生,百日維新亦只是「紙上空談」,康梁被視為最大「空想家」,文筆再好,亦無執行力,所以要作人物研究,亦只能限於文學家、史哲學家和藝術家三種,清末最後20年1891-1911,最亂世最艱辛,卻出了不少人物!

自古以來,中國出人物講究門第出生(書香世代),師承何處(大師級最佳),交遊網絡(友多聞多藝),社會閱歷(走遍天下如太史公),但到了清末最亂的20 年,這四大因素都不重要。筆者研究這批人物大都是農家子弟,少歷艱辛,天賦未必一流,但中年勇進(人生最忌懶惰和懦弱),老年睿智,至死不休,多享高壽,平生生活簡樸,多患眼疾(讀書超量),在大陸遭遇文革,在台灣則處於威權政治,只有在香港較幸運,但他們活着的時代,香港也不富裕,也苦得很。筆者挑選了10 位人物來研究他們的逸事和生活,作為學習,也算是「別類史識」吧!依出生年齡來排,分別是一、胡適(1891-1962)71 歲,死於台灣;二、郎靜山(1892-1995)103歲,死於台灣; 三、梁潄溟(1893-1988)95 歲,死於大陸; 四、顧頡剛(1893-1960)87 歲,死於大陸;五、陳寅恪(1890-1869)79 歲,死於大陸;六、錢穆(1895-1990)95歲,死於台灣; 七、林語堂(1895-1976)81 歲,死於台灣; 八、傅斯年(1895-1950)55 歲,死於台灣; 九、徐悲鴻(1895-1953)58 歲,死於大陸; 十、張大千(1899-1983)84 歲,死於台灣。這10 位人物,共同點是全部生於大陸,最後6 位死於台灣,8 位壽過七十,6 位壽過八十,3 位壽過九十,攝影大師郎靜山更過百,只有傅斯年和徐悲鴻未過六十,能活到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見到大陸經濟起飛的曙光,有梁潄溟、錢穆和郎靜山,錢穆和林語堂都在香港工作過,是中文大學的教職員,總算見到由亂世到暫安,不枉此生也!

若將人物的範圍由十九世紀最後10 年,推前到二十世紀的前20 年1901 至1920 年,又可另增多位﹝見表﹞,首先哲學家熊十力的三大弟子:徐復觀(1903-1982)79 歲,死於台灣;牟宗三(1909-1995)86歲,死於台灣;唐君毅(1909-1978)69 歲,死於香港。目前來說,牟宗三可能比老師更聞名,這3 位都是新亞書院的教授,筆者在新亞就讀時的教授群真強勁啊。當然,筆者當年的歷史導師,是錢穆稱為「老學生」的金中樞(1928-2011),後來去了台南成功大學授課,始終未能再回新亞,錢穆亦無能為力,是新亞的損失。

此後就是錢鍾書(1910-1998)88 歲,和楊絳( 1911-2016)105 歲,兩夫婦既長壽亦多產,雖有文革之苦,亦淡然視之,比熊十力的絕食而死,陳寅恪被紅小將們虐待而死,是能將現實生活分隔出距離的成功例子。當然還有南懷瑾(1918-2012)他由大陸到台灣,由台灣到香港,由香港又返太湖,高壽而死,1988 年看出丁卯之變,毅然離開台灣到香港定居,再到太湖建立大學堂,從小學生教起,從歷史認識,認為中國國運有200年,奇人也。

近世以來,大家所知是「南饒北季」,季羨林(1911-2009)精通外文,著作不絕,死於北京。最後一位是香港的饒宗頤,1917年出世,今年百歲了,國學大家、敦煌專家、書法家,香港之寶,在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都曾授課,在香港算是桃李滿天下,更是新亞人的岳父,香港總算在人物學並未缺席!

張建雄 資深銀行家、專欄作家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