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FINANCE's Archiver

sun 發表於 2016-12-10 02:17

從三位一體論聖靈

陳翠珊:從三位一體論聖靈        PDF        Print        E-mail
Written by Publisher          
Wednesday, 11 January 2012 20:38
從三位一體論聖靈


推介人:郭鴻標博士
作者:陳翠珊


由尼西亞大會至宗教改革時期,教會有關正確而正統的教義包括:(一)尼西亞大公會議確定了聖子的神性。(二)康士坦丁堡大會確定了聖靈的神性。(三)托雷都會議則確定了「聖靈是由聖父和聖子而出」的教義。[1] 不過要等到宗教改革時代,才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聖靈論的正統教義。[2] 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路德和加爾文。路德承接奧古斯丁的思想,視聖靈為信徒心中「愛的注入」,讓信徒經歷上帝的同在,也使人的意志與上帝的美意配合。加爾文則認為聖靈光照人的內心,使人相信聖經是上帝的話。此外,他相信聖靈幫助信徒藉著信心,與基督聯合和契通。[3] 十七、十八世紀承接宗教改革所強調的因信稱義及靠恩得救,並更多探討聖靈在救恩工作的角色。十八世紀在美國的大覺醒運動,引起教會與信徒對聖靈工作的興趣,和對屬靈經驗的渴求。而十九世紀的自由主義神學,和二十世紀初的社會福音,加上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創傷和失落,許多人的心靈枯乾,渴望重拾人生的真愛、盼望、能力;這一切都間接促使二十世紀教會對聖靈工作重新的重視。[4]
基於對聖靈工作的重視而興起的運動,包括古典的五旬節運動(1901~1950)、靈恩運動(1950~1980)及第三波(1980至今)。一九零一年一月一日,一位聖經學校的負責人,名叫巴翰,為校內一名女學生按手祈禱後,她說起自己不明白的方言來。歷史學家認為這就是五旬節運動的開始。[5] 該運動的主要教義,乃強調「聖靈恩賜」及「聖靈的洗」(藉方言證實人經歷了第二次的祝福)。靈洗的目的是為了使信徒有特殊的能力。該運動也強調信徒當返回新約時代,來經驗所有在該時代所賜下的聖靈恩賜。[6]

靈恩運動則由五旬節運動衍生出來,後者稱為舊五旬節宗,前者則被稱為新五旬節宗。[7] 靈恩運動同樣強調特殊的聖靈工作之彰顯,其與五旬節運動的不同,在於他們操練聖靈恩賜的不同。靈恩派相信並期望,恩賜的經歷將引導恩賜的運用;領受超自然的權能可以釋放超自然的能力。[8]

第三波始於美國加州,在當地推行權能佈道、醫治、趕鬼及作先知預言,並在各地建立了「葡萄園教會」。第三波低調處理方言恩賜,以「靈洗」為信徒歸主經歷之一部分,多次強調聖靈充滿。[9]

至於福音派對聖靈工作的描述,其實也有回應。福音主義刻意地把自己與基要主義區別出來,持守基督教傳統的古典教義,但同時又公開面對後啟蒙運動,和後現代世界的挑戰。[10] 在過去十年,福音派運動其中一位主要的神學家:潘嘉樂,對一般的聖靈論和靈恩問題有重大的貢獻。五旬宗神學家Terry L. Cross認為,有關神學的方法論,福音派的系統神學顯然缺乏完整的反思。不過,他認為潘嘉樂的著作,卻是例外。[11] 潘氏主要的聖靈論著作《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是一本系統神學的書,他從聖靈論視角有系統地討論主題如三一、創造、啟示、基督論和教會等。[12] 他在序言中表示,「福音派神學家往往害怕聖靈和其他課題的一些新觀念,因而把自己局限在一些前人走過的路上。」故此,他撰寫《靈》,盼望讓聖靈重登應有,但過去一直被否定的崇高地位。由於從三一論看聖靈,能使我們免於忽略基督,或過分高舉聖靈的角色[13],所以本文將探討潘氏如何透過上帝三位一體的建構來認識聖靈,並嘗試淺談五旬宗/靈恩派的上帝觀。

潘氏認為一體是一個不簡單的概念,例如「單一」的有機體、一件藝術品等,內中是極其錯綜複雜的。同樣,神聖的一體性是複雜的,但不是非理性的。它只是「集中體現一體當中的複雜性,這複雜性是我們到處可經驗到的。」[14] 而且,三位一體的教義讓我們知道,創造主不是靜止呆濟或袖手旁觀的,乃一慈愛的關係和全然活潑的生命。它告訴我們創造是基於上帝的愛,生命的賜予全出於恩典。故此,認識聖靈在三位一體中與聖父、聖子的關係,是相當重要的。

1. 靈與位格的定義
在聖經裡,「靈」一字曾單獨出現,例如耶穌說:「上帝是靈」(約四24)潘氏認為耶穌這樣描述上帝,是想表達上帝是滿有能力的強風、創造者和無窮盡的生命泉源。無疑,「靈」在聖經中並非非物質的,乃是那超越的創造能力。「靈」也可以概括地指上帝的臨在,祂的彰顯可見於創造和更新世界的能力。這是許多經文,特別是舊約,所指的意思。[15]「靈」是所有位格的共同本質,但同時又是與聖父和聖子有別的位格。[16]
潘氏指出「位格」通常指自主、獨立的自我。不過,他認為如果採用這定義,上帝裡面有三個位格的說法便無法成立。因此,他認為「位格」應該被定義為在關係之中,在關係之外便不存在。這表明了每一個位格的主體性、相互性和互惠性。意思就是「三位一體中每一個位格在彼此連繫和分享神聖意識的同時,還自覺個別的身分。每個位格都意識自己是神聖的,並在一個互惠關係中有別於其他位格。」[17]
3. 經世三一中的聖靈
在福音書中,耶穌基督的事跡展示了上帝三位一體的概念,這稱為「經世的三位一體」。而在上帝自己內在的生命,則稱為「內契的三位一體」。雖然上帝的奧秘超越定義,其揭示也有限度;「經世的三位一體」又未能完全解釋「內契的三位一體」,因為神聖奧秘淹沒了啟示,被造之物便無法洞識。頁32。然而,「內契的三位一體」由「經世的三位一體」顯明,至少我們可以知道上帝是聖父、聖子和聖靈,也讓我們有空間思考祂們的關係和分別。[18]
3.1. 耶穌是神聖的位格
聖經記載,當耶穌在約旦河受洗時,祂清楚知道自己是聖父的愛子(可一11)。並且祂經歷了聖靈的充滿,為要完成父所交托的使命。(可一10)往後在耶穌禱告(可十四36;太十一27)、治病和趕鬼(太十二28)的生活裡,都能體現祂是上帝兒子的獨特意義,和祂是聖靈獨特的承載者。[19] 新約的作者也承認耶穌是一神聖的位格,例如他們稱耶穌為主,甚至是上帝;一些本來指向上帝的舊約經文,例如創造和審判,在新約則用於耶穌身上,及祂所施行的神聖職事上。他們直接而清晰地指出耶穌是先存的,且是配受敬拜的那一位(腓二6;西一19,二9;來一3)。
三位一體的概念不單彰顯於耶穌的受洗與傳道生活,也活現在祂的死亡與復活之中。當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時,聖父與祂一同受苦;而聖靈,則一方面在聖子自我犧牲時給祂力量,另一方面又叫祂從死裡復活,稱祂為義。[20]
3.2. 聖靈是神聖的位格
新約指出聖靈會發言、代求、教導和擔憂等,顯出聖靈是個位格,會主動作事。我們又可以從約翰福音清楚看見,上帝神聖位格之間的關係和合一中的分別。上帝的三個位格是彼此內住而產生互動的,但祂們合一之中又有區別。例如約十四26指出聖父奉聖子的名差遣聖靈來教導我們;十五26指出聖子從父那裡差遣聖靈來,使聖靈為祂作見證;約十七21指出聖父住在聖子裡面,聖子住在聖父裡面。[21]

4. 內契三一中的聖靈
藉着上帝道成肉身拯救人類,我們除了可以大概理解祂裡面「三」的特性外,還稍稍窺見三個位格相互交流的愛的團契。這三個位格縱然各不一樣,但在共融、互相依存的關係中,祂們成其所是。[22]「就與聖子的關係而言,上帝是聖父,就與聖父的關係而言,上帝是聖子。」「聖父在生出和差遣聖子的時候是父親。聖子在順服聖父的時候是兒子。聖靈在聖子裡榮耀聖父、在聖父裡榮耀聖子的時候是靈。」[23] 三位一體顯示上帝的本質是愛,喜歡分享生命,是完全的社群性、相互性、互惠性和平安。潘氏認為若抽離三位一體來思考上帝,便會忽略關係性和這關係性對上帝身分的重要性,甚至可能引起謬誤。因為這樣會使我們以為可以不用啟示,只靠個人臆測,也可十分了解神聖的本質。[24]
福音書和書信中又說聖靈是愛,祂的工作與喜樂有關。聖靈連合聖父和聖子,促進關係,激發忘我的喜樂。例如路十21說耶穌被聖靈感動而歡樂;林後十三13指出聖靈的團契把人招聚一起;保羅在加五22及西三14把聖靈起初的果子稱為愛,這愛把一切和諧地聯絡起來。[25] 潘氏認為聖靈是聖父和聖子在愛中生出來的嬰孩,把只限於二人關係的欲愛(eros)變為三位的神聖的愛(āgape)。[26]
潘氏又論到聖靈與盼望的關係。藉著創造和新創造,聖靈在創世時為空虛混沌帶來生命和秩序;在歷史中叫死人,包括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在現今幫助世界轉化成上帝的國度。不過,潘氏認為聖靈是謙卑的,祂甘願隱藏自己在靈裡貧窮的人心中。[27] 這或許是我們容易忽略聖靈的原因之一。
5. 人類社群中的聖靈
上帝內諸位格的彼此相愛、享受和共融,成了我們所嚮往那共享生命的完美模範。由此,我們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生命互動,所形成的團結實體,遠較個體為大。人類群體的被造,就是要反映上帝的完全;人一生的旅程就是要參與上帝完全的生命。[28] 潘氏喜歡以「出神」(ecstasy)一詞來形容聖靈。它的意思是「『在自己以外站著』,表示聖靈是那位離開自己的,好打開三位一體的生命圈子,又作為全然豐盛的源頭。」換言之,聖靈既完成三位一體的圈子,也向上帝以外的世界開放。[29]

奧古斯丁抱持同樣的看法,認為聖靈不僅是愛的恩賜,聖靈本身就是神聖的愛,使上帝可以和被造物相交。[30] 故此,聖靈確認了耶穌作為聖父兒子的身分,使祂可以藉聖靈進到聖父那裡,聖子和聖父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被豐富了。同樣,藉著恩典,聖靈見證我們為上帝的兒女(羅八16;加四6~7);祂吸引我們與聖子和聖父相交,也與其他基督徒聯合,建立愛和團契、合一與和平的關係(約壹一3~4)。[31] 潘氏指出,雖然世上沒有一個類比可以完全地描繪三位一體,但在某程度上我們可以從人類群體的面貌來了解聖靈的面貌,因為那是上帝的住處,並愛得到完全的地方(約壹四12)。由於聖靈居住在聖徒裡頭,當聖徒在恩典和聖潔中成長時,便能越發反映聖靈的面孔,教會更會散發聖靈的光茫。[32]

6. 對其他神學家的評價
潘氏批評奧古斯丁視上帝為單一意志,不同的位格是這意志的不同面貌這個看法,有點傾向了神體一位論(unitarian)。他認為奧氏的問題在於他從哲學的資源來推論上帝的簡約性。[33] 對於巴特堅稱在上帝裡面是三個形相(modes),而非三個位格,潘氏認為他的理念是上帝為單一位格,卻以三個身分不明的形相存在,所高舉的仍是合一多於分殊。[34] 潘氏這種批評,有點像主後215年撒伯流主義的神格唯一論(Modal Monarchianism)[35] 至於龔漢思(Hans Küng),他視聖父為在我們之上的上帝,聖子是上帝藉以顯現的人類代表,聖靈則是在我們裡面的上帝的能力。潘氏認為這樣的表達好像在說聖父是上帝,聖子和聖靈不過是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換句話說,聖子和聖靈屬於同一個神聖位格,在啟示和拯救事件中有不同的角色。[36] 潘氏認為自由主義神學也主張神體一位論,把靈視為上帝的臨在,而不是第三個位格。
7. 對潘氏的評價
Cross認為潘氏用「位格」一詞來形容三位一體裡面的成員,並不合適。因為一方面「位格」在早期教會乃用作表達三位一體中各成員的面貌,而非三個獨立的個體;另一方面潘氏也知道「位格」的現代意思為自主、獨立的。而且,Cross覺得潘氏試圖以哲學抓住聖經中的神秘,可是這詞並不是聖經用語。[37]

Cross又認為潘氏批評巴特堅稱在上帝裡面是三個形相,而非三個位格,就表示他高舉合一多於分殊的說法,誤解了巴特的意思。對於使用「位格」一詞,其實巴特覺得好掙扎,於是他創造了「Seinsweise」或「ways of being」詞彙。Cross認為雖然巴特這個自創的詞彙仍有限制,但比較「位格」,它已經豐富了真理的啟示的意思。[38]

Cross指出潘氏描述聖靈為愛的聯絡時,仿佛就是說聖靈除此以外,別無其他。Cross明白到潘氏或許是想突出聖靈是自主的,和沉默者。然而,這樣始終無法把聖靈的面貌具體地描繪出來。筆者認為能夠成為聖父與聖子愛的聯絡,已讓我想像到聖靈是多麼有能力和有自主權的一位。因為愛是可以創造、更新和改變人、事、物,且愛是一種選擇,耶穌基督的拯救便是最佳例子。此外,潘氏提到聖靈的面貌,在某程度上可以從信徒群體中窺見。我想,就好像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5)這也是另一個讓人認識聖靈面貌的途徑。

8. 五旬宗/靈恩派的上帝觀
根據Veli-Matti Kärkäinnen的看法,直至最近,五旬宗也從沒有憂心過要清楚界定三位一體的教義。[39] 因為五旬宗一向代表草根階層的靈恩運動、靈恩狂熱,而非推論性質的神學。D. Lyle Dabney也認為在過去一段頗長的日子裡,五旬宗只有外借別人的神學,而沒有建構出自己實在的教義方向;他們的神學身分也是很模糊,對整個運動沒有適切的定義。[40] 就神學身分而言,Kärkkäinen 指出聖靈論或許不是五旬宗最關注的靈性議題,因為越來越多學者認為「完備福音」才是他們的信仰焦點。「完備福音」是指耶穌的五個職事:救贖主、聖者、聖靈的施浸者、醫治者和再來的君王[41] 不過,Wolfgang Vondey認為,早期的五旬宗信徒並沒有拒絕大公教會制定的信經內容或用字,也沒有拒絕學術的和有系統的神學。他們只是不能接受以人手訂定的信條,來取代上帝有關合一的律法。他們認為那些信條所製造出來的「主義」,不僅不能帶來靈裡的合一,更是實際上破壞了信徒之間的團契。[42]
從五旬宗與羅馬天主教始於1972年的對話,我們可以大概了解五旬宗有關三一神之中的「團契」,以及從「團契」的角度看「和子論」的神學理念。根據Final Report (1985-1989)標題:The Holy Spirit and the New Testament Vision of Koinonia,副題:Koinonia with the Triune God,五旬宗與羅馬天主教均相信信徒的團契植根於聖父、聖子和聖靈的生命,而聖靈就是「團契」或聯合的來源;並且三位一體的生命是信徒合一的最高表達。[43] 雙方不同之處,乃在於這種合一的表達方式。

天主教神學家Herve Legrand, OP認為,根據林前十16、一9及約六56,信徒與聖子的聯合彰顯於聖餐。至於洗禮,更能反映信徒與上帝的聯合,因為這是奉耶穌的名,透過聖靈而成就的(使二38、八16、十48、十九5;林前六11)。那受洗的人,便成為聖靈內住的殿(林前八19)。如此,每一位受洗的信徒,以致整個教會都被聖靈更新。Legrand強調聖靈的恩賜,並不僅僅為了信徒與上帝之間進深的聯合(林後十三14;腓二1),而同時為了共同建立上帝的教會(林前十二7、十四4)或稱為神的殿(林前三16;弗二22 )。[44] 另一位天主教徒Heribert Mühlen[45] 也認為教會是聖靈可見及可認知的形體。[46]

五旬宗一位代表人物Cecil M. Rocker, Jr.以林後十三13及林前一9、腓二1等,來解釋他對三位一體的看法。他認為「團契」是用以形容一種與上帝特別的關係,這關係是透過聖子,藉著聖靈得以成就的關係。[47] Howard Ervin也稱:「五旬宗堅持在聖靈裡的重生與涭洗,會帶來個人與聖子及聖靈的團契。」他認為二十一世紀的五旬宗重新強調,他們不單在純理性的層面討論三位一體的教義,乃要實在而直接地經驗與上帝和與其他信徒的團契;而且這種經驗應該為每一個神子民普遍的經驗。[48]

總括而言,羅馬天主教視靈裡的團契為必須透過教會而產生的,而五旬宗則重視每一位信徒個體在靈裡面的經歷。[49]

從五旬宗的角度,看關於三位一體教義的文獻,是被增添在條文二的Assemblies of God “Statement of Fundamental Truths”。題目為The Adorable Godhead,相關的部分是(d)”Identity and Co-Operation in the Godhead”。除了定義三位一體外,這段文字還有「和子論」的表達:

The Father, the Son and the Holy Ghost are never identical as to Person; nor confused as to relation; nor divided in respect to the Godhead; nor opposed as to cooperation. The Son is in the Father and the Father is in the Son as to relationship. The Son is with the Father and the Father is with the Son, as to fellowship. The Father is not from the Son, but the Son is from the Father, as to authority. The Holy Ghost is from the Father and the Son proceeding, as to nature, relationship, cooperation and authority. Hence neither Person in the Godhead either exists or works separately or independently of the others. John 5:17-30, 32, 37; John 8:17, 18.[50]

雖然在五旬宗與羅馬天主教的對話中,並沒有提及「和子」的問題,但五旬宗學者Howard M. Ervin則對此有詳細的討論。他認為大部分五旬宗信徒對於「和子」的問題,都抱持不一致的意見。大部分五旬宗的小冊子會加入西方教會的說法:「聖靈由聖父和聖子而出」。可是,一些五旬宗的書籍對於聖靈由聖父和聖子而出的關係是屬永恆的,或只是在五旬節降臨於教會中,感到尷尬。其他五旬宗信徒則同意聖靈是永恆地由聖父和聖子而出。Ervin認為根據約十五26,聖靈只是由聖父而出。因此,他認為五旬宗的神學也是如此立場的。[51] 另一位五旬宗的學者Raymond M. Pruitt則為了避免引起爭議,他表示「發出」一詞只是就活動上的功能而言,而非本質上的等級之別。[52] Kärkkäinen指出,由此可見五旬宗的神學流於缺乏分析的層面。[53]
9. 總結
二十世紀的靈恩運動,的確為傳統基督教會的信仰和生命帶來極大的挑戰和衝擊。他們聲稱信仰不是單純理性的教義,而是更需要活潑而真實地經驗上帝的能力。因此,他們極度重視被聖靈充滿的外顯表現。這些表現又真的吸引了不少原為福音主義的信徒加入,竭力追求一些屬靈經驗。然而,個人的屬靈經驗始終不能取代聖經的教導。若然缺乏聖經真理的基礎,我們便無法辨識層出不窮的屬靈經驗。不論是潘嘉樂的三一論,或是五旬宗所言的靈裡團契,兩者皆提到它們與信徒群體的關係。不過,前者更有系統地把這個關係描繪出來,讓我們能夠明白認識三一論對屬靈群體的重要性。而且,潘氏在理論當中,還加入個人的屬靈經驗作為見證分享。可見福音派的聖靈論,並非如五旬宗的指控,只有頭腦的知識;在教義實踐上,我們也經歷生命的更新。

中文參考書目
大衛寶信。《第四波:靈恩派和福音派:我們準備好合一嗎?》。香港:亞洲歸主協會,1998。
陳若愚。《基督、聖靈與救贖:基督教要義導覽》。香港:基道,2010。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香港:基道,2002。
斯托得著。白陳毓華譯。《認識福音派信仰》。台北:校園書房,2001。
魏學綱。《聖靈論》。香港:種籽出版社,2001。
Veli-Matti Kärkkäinen。《聖靈論:全球導覽》。香港:基道出版社,2009。

英文參考書目
Burgess, Stanley M. Dictionary of Pentecostal and charismatic movements. Edited by Gary B. McGee. Grand Rapids, Mich.: Zondervan Pub. House, 1988.
Cross, Terry L. “’A Critical Review Of Clark Pinnock’s Flame Of Love’: A Theology Of The Holy Spirit” Journal of Pentecostal Theology 13 (1998): 10~11.
Cross, Terry L. “A Proposal To Break The Ice: What Can Pentecostal Theology Offer Evangelical Theology?,” Journal of Pentecostal Theology 10.2 (2002): 49~71.
Veli-Matti Kärkkäinen. “Pneumatologies in Systematic Theology” in Studying Global Pentecostalism : Theories and Metho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0.
Veli-Matti Kärkkäinen.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Edited by Amos Yong. Lanham, MD :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c2002.
Veli-Matti Kärkäinnen. “Trinity as Communion in the Spirit: Koinonia, Trinity, and Filioque in the Roman Catholic-Pentecostal Dialogue,” PNEUMA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entecostal Studies Vol. 22, No. 2 (Fall 2000): 220~221.
Wolfgang Vondey. Beyond Pentecostalism: the crisis of global Christianity and the renewal of the theological agenda. Grand Rapids, Mich.: William B. Eerdmans Pub., 2010.

[1] 魏學綱:《聖靈論》(香港:種籽出版社,2001),頁199。
[2] 魏學綱:《聖靈論》,頁205,c.f. Charles Ryrie, Basic Theology (Illinois: Victor Books, 1986), 387~388.
[3] 陳若愚:《基督、聖靈與救贖:基督教要義導覽》(香港:基道,2010),頁307。
[4] 陳若愚:《基督、聖靈與救贖:基督教要義導覽》,頁308~309。
[5] 魏學綱:《聖靈論》,頁216。
[6] 魏學綱:《聖靈論》,頁217。
陳若愚:《基督、聖靈與救贖:基督教要義導覽》,頁311。
[7] 魏學綱:《聖靈論》,頁217。
[8] 大衛寶信:《第四波:靈恩派和福音派:我們準備好合一嗎?》(香港:亞洲歸主協會,1998),頁5。
[9] Stanley M. Burgess, Dictionary of Pentecostal and charismatic movements, ed. Gary B. McGee (Grand Rapids, Mich.: Zondervan Pub. House, 1988), 843~844.
[10] 斯托得著,白陳毓華譯:《認識福音派信仰》(台北:校園書房,2001),頁17。
Kärkkäinen, Veli-Matti:《聖靈論:全球導覽》(香港:基道出版社,2009),頁170~171。
[11] Terry L. Cross, “A Proposal To Break The Ice: What Can Pentecostal Theology Offer Evangelical Theology?,” Journal of Pentecostal Theology 10.2 (2002): 49.
[12] Veli-Matti:《聖靈論:全球導覽》,頁171。
[13] Kärkkäinen, Veli-Matti,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ed. Yong, Amos (Lanham, MD :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c2002), 103~104.
[14]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香港 : 基道,2002),頁28-9。
[15]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23。
[16]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2、36。
[17]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7。
[18]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2、38。
[19]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25~26。
[20]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26。
[21]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27。
[22]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29。
[23]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0。
[24]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1。
[25]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8。
[26]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40。
[27]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41。
[28]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43。
[29]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9。
[30]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40。
[31]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8、40。
[32]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43~44。
[33]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4。
[34]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4。
[35] 魏學綱:《聖靈論》(香港:種籽出版社,2001),頁191。
[36] 潘嘉樂:《靈風愛火:再思聖靈論》,頁34~35。
[37] Terry L. Cross, “’A Critical Review Of Clark Pinnock’s Flame Of Love’: A Theology Of The Holy Spirit” Journal of Pentecostal Theology 13 (1998): 10.
[38] Cross, “’A Critical Review Of Clark Pinnock’s Flame Of Love,’” 11.
[39] Veli-Matti,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97.
[40] Terry L. Cross, “A Proposal To Break The Ice: What Can Pentecostal Theology Offer Evangelical Theology?,” Journal of Pentecostal Theology 10.2 (2002): 71.
[41] Kärkkäinen Veli-Matti, “Pneumatologies in Systematic Theology” in Studying Global Pentecostalism : Theories and Metho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0), 224.
[42] Vondey, Wolfgang, Beyond Pentecostalism: the crisis of global Christianity and the renewal of the theological agenda (Grand Rapids, Mich.: William B. Eerdmans Pub., 2010), 89.
[43] Veli-Matti,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99.
[44] Veli-Matti,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100~101.
[45] Heribert Mühlen, Una Mystica Persona. Die Kirche als das Mysterium der Identität des Heiligen Geistes in Christus und den Christen: eine Person in vielen Personen (Paderborn, Germany: Ferdinand Schöning, 1967). See also H. Mühlen, “Charismatic and Sacr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hurch: Dogmatic Aspects on Charismatic Renewal, “ One in Christ 12 (1976), 334 (the published version of his position paper read at the first quinquennium meeting in 1974).
[46] Veli-Matti,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102.
[47] Veli-Matti,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102.
[48] Veli-Matti,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103.
[49] Kärkäinnen, Veli-Matti, “Trinity as Communion in the Spirit: Koinonia, Trinity, and Filioque in the Roman Catholic-Pentecostal Dialogue,” PNEUMA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entecostal Studies Vol. 22, No. 2 (Fall 2000): 220~221.
[50] Veli-Matti,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104.
[51] Kärkkäinen,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105.
[52] Kärkkäinen,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105.
[53] Kärkkäinen, Toward a pneumatological theology : Pentecostal and ecumenical perspectives on ecclesiology, soteriology, and theology of mission, 105.

Last Updated on Wednesday, 11 January 2012 20:38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