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FINANCE's Archiver

sun 發表於 2016-12-7 12:03

買危疾及醫療保險攻略

[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61207/56013690[/url]

[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quot][size=15px]市民購買危疾保險要清楚,隨時有供冇賠!任職紀律部隊的莫先生(50歲),16年前開始在保險公司購買危疾保險,現時年供約一千元,保單列明若投保人不幸患病可獲一次性賠償16.6萬元。但莫先生今年7月確診大腸癌一期,在私家醫院共花18萬元切除6吋大腸和腫瘤,事後他向保險公司索償,但遭對方指腫瘤屬「非侵蝕性原位癌」,拒絕賠償,經多番交涉,保險公司又突然改稱是由癌細胞未入侵到黏膜下組織拒絕賠償,事主指這點從未在保單條款列明,批評是誤導消費者,又稱事件令他折騰四個月,身心俱疲,批評保險公司不負責任,他並已向消委會和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望討回公道。[/size][/font]


[color=#333333][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quot][size=15px]記者:郭美華 周子惇[/size][/font][/color]
[color=#333333][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quot][size=15px]莫先生稱自己生活健康,不煙不酒,身體狀況一直足以應付紀律部隊工作。他於2000年向安盛保險(AXA)的前身加怡保險投保,購買人壽、醫療和危疾保險,現時月供款近600元,當中85元屬於危疾。根據保單條款,「癌症指出現增長不受控制及擴散的惡性細胞與組織侵蝕……非侵蝕性原位癌不包括在內」,若符合條款,可獲一筆過16.6萬元賠償,其餘保險公司將不會再為投保人承保危疾保險。[/size][/font][/color]
[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Ming(for ISO10646)ExtB,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333333]
[/color][/font]
[color=#333333][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quot][size=15px]今年7月,莫先生大便時發現有血,遂到私家醫院求診,醫生為他進行腸和胃的內窺鏡檢查,發現大腸有三粒瘜肉,分別是0.3厘米、0.5厘米和2厘米,醫生即時為他切除並送往化驗,發現其中2厘米的瘜肉屬惡性,7月29日他在同一醫院進行手術,切除6吋大腸,其後證實切除的大腸受到癌細胞病變中,癌細胞已穿透破腸壁及滲透至肌肉層組織,確診為大腸癌一期(DUKES A),事主合共花18萬元作手術治療切除瘜肉。至今他仍要定期覆診觀察病情,每三個月驗血一次以監察癌指數,一年後檢查看大腸是否有其他癌細胞等。手術後其排便變密,食慾減少,體重亦下跌10磅至目前140磅。[/size][/font][/color]
[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Ming(for ISO10646)ExtB,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333333]
[/color][/font]
[color=#333333][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quot][size=15px]然而令莫先生更沮喪的,是危疾保險竟有供冇賠!莫稱在手術後將病理報告等交予保險公司索償,其中醫療保險他獲賠約10萬元,但危疾保險方便保險公司卻拒絕作出賠償,令他大失預算。他指保險公司起初指他患的病不符保單中癌症的定義,莫其後獲得主診醫生寫信,解釋其癌症已滲入到到肌層黏膜(It infiltrates into the muscularis mucosae)和屬侵蝕性腫瘤(the invasive tumour),指符合保單上癌細胞不受控增長和侵蝕的定義。但保險公司其後再回信時另作解釋,聲稱根據病理報告,莫先生的腫瘤並無涉及黏膜下層,屬非入蝕性原位癌,不會賠償,更引用癌症分期系統TNM,指莫先生屬原位癌,不會賠償。[/size][/font][/color]
[color=#333333][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quot][size=15px]莫先生不滿保險公司的決定,他指自己同時在另一保險公司AIG購買危疾保險,AIG保單同樣列明不包括非侵蝕性原位癌,但他最後也獲賠10萬元。他質疑:「點解同一份病理報告,人哋賠,安盛就唔賠?」[/size][/font][/color]
[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Ming(for ISO10646)ExtB,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333333]
[/color][/font]
[color=#333333][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quot][size=15px]經過數月與AXA交涉,莫先生指精神壓力很大:「瞓得不好,成日諗自己仲有咩途徑,好唔公平。」他批評保單條款從無提及癌症要入侵至黏膜下層才賠償,是誤導市民,他稱錢花了不緊要,但對保險有信心才買,但原來買後全無保障,「政府鼓勵啲人買保險,但保險公司原來完全幫唔到」。他已向消委會和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他希望政府監管保險界,亦提醒市民購買保險時要了解清楚保單條款,否則隨時會有供冇賠。[/size][/font][/color]
[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Ming(for ISO10646)ExtB,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333333]
[/color][/font]
[color=#333333][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quot][size=15px]安盛保險(AXA)回覆《蘋果》時指,莫先生之情況屬於結腸原位癌,未能符合保單條款中「癌症」之定義,故未能作出賠償。[/size][/font][/color]
[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Ming(for ISO10646)ExtB,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333333]
[/color][/font]
[color=#333333][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quot][size=15px]有醫生提醒,主診醫生及保險公司有可能使用不同的醫學系統把癌病「分類(分期)」,致賠償問題起爭拗,故市民買危疾保險前一定要仔細了解清楚保險條文。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指出,根據投訴人即病人提供的病理報告指,癌細胞浸潤到黏膜肌層,但無入侵至黏膜下組織,他指這是屬於最早期的癌症,亦即原位癌,意思是沒有任何擴散或擴散至淋巴的機會很低。他指,一般大腸癌會在黏膜層上長出,第一個浸潤侵蝕的位置是黏膜下層,而事主並無入侵至黏膜下組織,故認為保險公司有理由不賠。[/size][/font][/color]
[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Ming(for ISO10646)ExtB,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333333]
[/color][/font]
[color=#333333][font=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quot][size=15px]至於醫生病理報告指事主屬DUKES A,即屬大腸癌一期,但保險公司並非用DUKES系統,而是TNM系統分期(T1是癌症一期),姚醫生指,DUKES和TNM有分別,前者涵蓋範圍較廣,而TNM系統分得較細緻以作腫瘤臨床研究,但在醫學界,大腸癌分類一般用DUKES系統,故他保險公司對危疾有不同定義,建議市民購買保險時要清楚知道保單條款,「包括癌的定義、用咩系統、有些保險公司癌症有擴散才賠償,有些只要細胞是癌已可賠,有些分原位癌和非原位癌,這完全由保險公司界定」。[/size][/font][/color]





買危疾及醫療保險攻略

市面「危疾保險」林林總總,但賠償問題常起爭拗,市民應如何選擇為自己提供最大保障?有專家認為重點是買危疾保險前必須仔細清楚了解哪些危疾不會獲賠償,若經濟情況許可,應花多一點錢買保障涵蓋範圍較廣的危疾保險,甚至可加買一份額外醫療保險,以彌補危疾保險保障範圍的不足。另外若消費者真的患癌或危疾,應在做手術前先向保險公司查問清楚有關疾病是否可獲賠償及理賠金額大約為何,才決定是否須改到較便宜的私家醫院大房甚至公家醫院做手術,免醫療開支超支失預算。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建議買保險不宜貪便宜,現時正常危疾保險最平約每年保費也要千多二千元,但投訴保可考慮視乎個人條件,「加錢」讓賠償範圍涵蓋更多的危疾。他亦建議市民可同時買普通「醫療保險」,那麼即使患上「危疾保險」不賠的疾病如初期癌症,也可透過醫療保險申請理賠,以支付住院等開支。
至於部分市民在兩間保險公司分別購買兩份危疾保險,他則認為無此必要,因為要重要是購買適合自己的保險,市民可按照自己的健康狀況如年齡、是否吸煙、有否家族遺傳病歷史等,找相熟的保險中介人度身訂造合適保單。在選擇保險公司時,可參考保險業監理處網頁,例如可選擇光顧每年出售較多危險保單的公司。
他提醒市民購買危疾時,必須留意詳細保單條款,例如不少危疾保險不保障「原位癌」甚至是輕微癌症如前列腺癌,另一些危疾保險雖涵蓋原位癌,但卻只會賠償保額的10至20%,賠償額偏低。羅又指市民同時亦要留意危疾保的「可索償次數」,因部分嚴重疾病如中風、心臟病等可能只准索償一次,市民亦要留意保單生效期及空窗例,例如不少危疾保險條款列明在購買保險半年後患癌,才可獲得賠償等。
若一旦發現患危疾要做手術,但又擔心去私家醫院付鉅款做手術後保險公司不肯賠,消費者應怎辦?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建議,市民應在手術前,先向保險公司清楚查詢其所獲疾病是否屬可獲賠償的範圍、理賠額多少等,及早有個預算。如發現理賠額不多,市民可選擇住較便宜的私家醫院大房(收費較雙人房及單人房平),甚至考慮轉往公立醫院做手術等,避免超支。另外市面有一些保險公司與私家醫院聯繫,病人出院時可免自行找數,由保險公司直接為病人付醫療費用,市民可按需要是否購買。

sun 發表於 2016-12-7 13:37

學生投保精明「供」略
[color=#333333][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年輕人應何時開始買保險?用多少錢買才適合?今時今日的大學生最精明,除了會當兼職賺取金錢及工作經驗外,更會預早為個人購買保險,不過,保險產品林林總總,學生的收入卻有限,到底應如何投保?以下3位大學生分享經驗,並由專家細心教路。[/size][/font][/color]

保險最主要分為哪幾種?[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概括而言,大學生最需要了解人壽、醫療及危疾這幾種保險。純人壽保險保費較平,保險公司會在投保人去世後,為受益人提供一筆現金,多寡視乎保額;儲蓄壽險除了提供人壽保障,更有儲蓄增值的功能,提供利息及紅利派發;投資相連壽險與儲蓄壽險均有儲蓄增值的效果,但前者把大部分資金投放於基金,潛在回報較高。至於意外保險的特點是保障因意外而傷殘、住院或跌打等賠償費用,並設有賠償額。[/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ize=16px]最多人混淆的是醫療及危疾保險,其實醫療保險是採用實報實銷方式,而危疾保險主要是保障投保人一旦患上嚴重疾病(如心臟病、癌症等),可獲一次性現金賠償[/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大學生收入不多,應該選買哪一種保險?[/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美國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認為,年輕人活躍好動,如果現時未有任何投保,可考慮購買意外保險;此外,她亦建議應同時購買一份醫療保險,因為意外保險只是保障因意外而造成的醫療開支,但疾病所引致的醫療開支則不在意外保險的保障範圍。假設一名大學生每月靠兼職賺取4,000元收入,在扣除開支後,可分別以月供300多元購買意外及醫療保險,再利用餘下的金錢投資。[/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大學生早買保險有何「着數」?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
[/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大學生的收入只靠兼職及零用錢,月供保險會令使費減少,但進邦滙理營業經理譚健賢認為,趁年輕以小額金錢月供保險,可謂除笨有精,他指無論是人壽、醫療或危疾保險,均是按年齡收費,愈早投保,保費便愈低。他亦提醒買保險要留意細節,因為很多醫療保險的保障只針對香港,如果大學生畢業後到外地進修,就可能不受保障。[/size][/font]
大學同學需要買人壽或危疾保險嗎?[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人壽及危疾保險普遍很受投保人歡迎,但張佩儀認為,雖然兩者都是愈早購買保費愈低,不過大學生暫時未有購買這類保險的迫切性。她指大多數大學生沒有供樓、債務等負擔,若不幸身故亦不會留下財務重擔給家人,加上他們年紀尚輕,患嚴重疾病的機會亦較小,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可待畢業後才購買人壽或危疾保險。[/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儲蓄或投資相連壽險適合大學生用作理財嗎?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
[/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張佩儀認為,儲蓄壽險風險雖低,但回報亦低,大學生可選擇回報更佳的投資。至於投資相連壽險,譚健賢指計劃內的基金選擇較強積金更多,但大學生購買與否要視乎他們對產品的了解,購買後亦應該每半年與經紀檢視基金組合。[/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儲蓄壽險勝存款[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Jenny的母親為她買了兩份保險,預算當Jenny投身社會工作後,便由她自己負責供款,其中一份是儲蓄壽險,月供600元,已供款多年。Jenny覺得:「人壽保險是對親人的一種保障,而且我沒有其他投資,這份保險供款滿10年可取回一筆款項,相比將錢儲蓄在銀行更划算。」另一份購買的危疾保險月供300元,供款期達20年。[/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這兩份保險都是由母親提議購買,Jenny對於購買的保險計劃及保障範圍認識不多,亦不曾計算儲蓄壽險的回報率,傾向依靠相熟的保險經紀。[/size][/font]
年輕投保當投資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
[/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Queenie當兼職月入達10,000元,每月都要為購買的醫療及危疾保險供款共700多元,她覺得要趁年輕買保險,對自己及家人都是一個保障,家人亦有替其購買人壽保險。[/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危疾保險的供款期長達20年,Queenie說:「我視之為一種投資,因為供款期完結時可取回部分供款。我亦有其他投資,現每月供款約1,000元購買基金,因此不會考慮再購買儲蓄壽險或投資相連保險。」[/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危疾保險較可取[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Suey只有4歲的時候,她的媽媽已替其買了一份教育儲蓄保險,月供1,000元,該筆款項現已用來交學費,進修學費則由Suey自己承擔。[/size][/font]
[font=微軟正黑體,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ize=16px]Suey很懂得計劃將來,她說:「現時替學生補習,每月可賺到3,000至6,000元,或會考慮購買危疾保險,因為當畢業後到社會工作,將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如果不幸患上嚴重疾病,仍可依靠危疾保險的賠償,減輕家人負擔。」她曾經將醫療保險及危疾保險作比較,覺得醫療保險每次都是實報實銷,亦不能保障嚴重疾病,反觀危疾保險可提供一筆過的大額賠償,而部分計劃在供滿後,投保人期間又沒有申領賠償,則可取得一筆款項,故覺得較為可取。[/size][/font]

sun 發表於 2016-12-7 13:39

危疾保險定義多,有直腸癌病人做手術切直腸後,被指不符合保單的癌症定義,遭拒賠80萬元;另有保單訂明3條血管分別塞6至7成、且須是指明血管才符合嚴重冠狀動脈疾病定義,病人通波仔後需自付62萬元。

有心臟科醫生直言通波仔賠償門檻高,不獲賠償者多於成功索償者,曾見有保單訂明心血管要塞夠8成才可獲賠償。

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公布去年接獲647宗投訴,較2014年增加7%,去年333宗已完成審結的個案中,半數為住院/醫療保險。

有受保人因排便習慣改變持續1個月,在私家醫院接受結腸鏡檢查及瘜肉切除手術,被確診患「直腸癌」,兩個月後他接受腹腔鏡直腸切除手術,其後向保險公司就「癌症」提交危疾索償,涉款80萬元。但保險公司認為不符合保單內的「癌症」定義,拒絕賠償。

委員會指,受保人的癌細胞局限在瘜肉內,並無侵入直腸黏膜下層,屬原位癌階段,故支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的決定,並提醒市民,大部分危疾保單均會把早期危疾剔除於保障範圍內,而「原位癌」及「癌前病變」一般不包在「癌症」危疾受保範圍內。

香港保險業聯會醫療改革專責小組副主席陳秀荷解釋,「嚴重危害生命的重病」才會涵蓋在危疾保險內,9成危疾保險均列明不保原位癌,即使病人的原位癌及後有擴散風險,索償一刻仍屬原位癌都不獲賠償:「如果不幸於之後1、2年擴散,到時就可獲賠償。」

她舉例說,大部分皮膚癌都屬原位癌,如皮膚上有痣或黑斑都屬原位癌,「這情況下(病人)其實甚麼(治療)都不用做。」故不獲危疾保險涵蓋。

另有投訴人持續疼痛兩周入住私院,接受通波仔手術,最終確診患上「冠狀動脈疾病」,擬向保險公司作危疾索償,涉款62.4萬元。惟保險公司指投訴人情況不符合「其他嚴重冠狀動脈疾病」的定義,拒絕賠償。

委員會解釋,危疾保單列明要其中3條指定血管縮窄至60至75%,才符合「其他嚴重冠狀動脈疾病」的定義,加上受保的冠狀動脈只限「左主幹、左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狀動脈支」,而投訴人情況不符,故支持公司不予賠償的決定。

心臟科專科醫生李麗芬認為,此病人血管阻塞嚴重程度本應符合保險要求,但因其血管分布狀態較特別,因而不符合條款要求。她直言,10個病人中約有1個會出現類似情況,形容危疾保單條款苛刻,門檻頗高。

她直言:「做通波仔手術的病人,不少人都差小小才達(索償)要求,是賠不到多過賠到的。」她又指,一般人在一條血管塞6至7成時已有病徵,曾有病人其中一條血管已塞7成半,惟危疾保險保單訂明要塞夠8成才可賠償。

她續指,危疾保單多對每種疾病訂明細節,非醫護人員者或較難理解,受保人即使患病都未必符合條款賠償要求,很大機會不獲賠償,故她不建議病人買危疾保險。

另外,委員會去年審結的個案中,有56人投訴後獲保險公司賠償,涉及賠償總額達275萬元。當中賠償額最高的個案涉款25.8萬元。

sun 發表於 2016-12-7 13:44

最看得懂的香港保險攻略!有娃跟風買,如何避坑全明白~
2016-03-17 11:01:00

iKids寫在前面的話: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去香港保險公司簽保單成了香港游的一個景點了!身邊好多人跑去香港買保險,同時身邊竟然也出現了好多人在賣香港保險,真是眼花繚亂。聽到去香港買保險的理由有:

「保障的疾病種類多啊!」

「同等保額香港保費更便宜啊!」

「萬一那個萬一,賠償金額高啊!國內保險那點賠付啥也幹不了」

我可謂一頭霧水。香港保險到底為什麼那麼吃香?如何買?如何避免雷區?iKids請教了三家香港大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帶著大家一起掃掃盲。這事兒真有點複雜,我儘量說人話......此文不涉及任何產品推薦,我們與任何保險機構沒有利益相關。




先講我的個案

30歲到35歲之間,有家庭,雙職工,有一個小孩

虛擬的我(講這樣的事一定要先touch wood!)
首先,重疾險。

富有富的買法,窮有窮的買法。

我選的是儲蓄型的重疾險。重疾險要保多少錢?先要了解家族病史、了解生什麼樣的病的機率比較高。專業的保險代理人都有一套算法,比如你家裡有過乳房癌史,如果你不幸生乳房癌,發現在早期,那麼該花多少錢?比如你家裡有中風史,萬一你中風,該花多少錢?這些保險公司都能算,保險公司的作用就是讓你不用賣房子、賣車就能住進醫院。有一個公式是代理人教我的:現在平均治療重大疾病的費用(國內比如算30萬元,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治療,比如出國治療算100萬元)+2年(生大病一般兩年不能工作沒有收入)*受保人預估每年年薪,等於你該買的保費。

舉例來說:如果我買800萬的保險,每年固定交一筆十萬元的保費,交十年。萬一意外發生時,我的受益人能拿到800萬。如果一切安順,沒發生意外,本金經過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好還能賺一筆,收益率一般也就是逼我硬性存點錢,至少抵過正常已開發國家的通貨膨脹。


如果想每年少交點錢給保險公司,我就可以選擇消費型的重疾險,小几千就可以。保費比香港人貴25%左右。

這個就是我買的主險。投保人是我、受保人是我、受益人還是我。如果我給孩子買,投保人是我,受保人是孩子,受益人是我先生。

給孩子買儲蓄型重疾險,一定要附加投保人豁免。舉例來說,萬一投保人發生意外,沒法繼續繳費,孩子依然要能夠得到全額保險,剩下那些年就不需要繳費了。

其次,消費型的意外險

在上面主險的情況下,我要附加一個消費型的意外險。每年交多少錢,取決於我要保多少金額。這裡有個簡單的算法,以家庭成員中收入最高的一位來算,如果他每月賺5萬,5萬*12個月*(5-10年),得出來的數字差不多就是要保的金額,保障這個期間家庭生活質量不受影響。

這個的算法其實就是,如果意外受傷導致我終身不能工作,那麼我需要多少錢養活我自己?你先自己算好要多少錢,然後反算。原則就是不能給我的孩子增加負擔。如果我算出來要保另外800萬,那麼每年差不多要交1100美金。


再其次,消費型的醫療險

在主險的情況下也可以交醫療險,cover國內1500家三甲醫院。全球高端醫療險包含住院,推薦去三甲醫院的特需病房,或者大部分的私立醫院,和睦家之類的是否包含每家保險公司的 條例都不同。



為什麼要山長水遠跑去香港買保險?
相信香港那些經過百年的保險機構更有契約精神

此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不展開,接觸下來,香港的保險代理人(注意,不是經紀人,各中區別後面詳細說)都挺專業,很能結合自己的學識背景為客戶推薦適合的保險產品。

為家庭配置一些外幣資產

匯率的事情將來怎麼發展誰也說不好,但不少去香港買保險的家庭是有配置外幣資產的需求,具體此處也不展開。


保障疾病種類更多

我們以一份從英國某保險大行買的香港重疾險保單來看,涵蓋69項重大疾病,包括原位癌,這點很重要,原位癌就是癌症早期可治癒時期,如果這個不包含就少了很多意義。而國內的保險最多只保40種重大疾病,不包括癌症早期,簡單說就是:在癌症能救活的這個階段,香港保,內地不保。

同等保額賠償金額更高

還是以一份從英國某保險大行買的香港重症險舉例,保險金不僅僅是基本保額,還在前十年額外贈送35%保額,而且每年的累計分紅也會加在基本保額里,在理賠時一起賠付。好吧我也知道你們沒看懂,舉例來說:如果買20萬的基本保額,假如剛支付第一年,不幸就生了大病,保費就理賠,能夠獲得27萬的賠償金,假如80歲得大病理賠能獲得90萬的賠償金,這些數字都大於內地20萬基本保額保險的賠償金額。

香港的重症險理賠形式更靈活

內地重症險在給予投保人出現重大疾病時一次性賠付後,保險合同終止。但香港的重疾險理賠形式更多樣,比如早期危急病可預支保額,保險合同繼續,如果再次出現重大疾病,可預支最高100%的保額。

理賠程序其實很簡單

很多人的擔心是,簽個保單都要去香港,那真要理賠時不是找個人都麻煩極了嗎?香港保險其實很規範,也很制度化。在香港合法投保後,售後和理賠服務都不需親自到香港了。直接寄索償單據(原件,不過事後會退回)給保險代理人,理賠完畢,由公司直接寄有客戶姓名的現金支票予客戶,並去信確認。我們採訪的這幾位大行代理人,理賠速度平均是一周。



香港保險怎麼買?
香港保險主要分為:人壽險和一般保險。

人壽險,用最大的英國保誠來舉例:儲蓄型人壽險,比如著名的大佬和家族超愛的雋升(它也是分紅型壽險);保障型人壽險,比如理想人生。一般保險,包括重大疾病保險、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大額醫療保險等等。

買保險的優先次序應該是:先重疾、再人壽,最後才是儲蓄險。

重疾保險應當優先考慮,因為這是個基礎保障,應當在健康時,越早買好。其次,再考慮壽險,因為壽險的作用,更多的是合理避稅,財富傳承,如果你們現階段沒有房貸等負債,可以等40歲之後才考慮壽險。最後才考慮投資儲蓄險。如果把家庭保險看作一個金字塔,那麼大人的份額永遠是最大的基礎,小孩的份額是金字塔的頂尖。

一般來說,保險投入應該是年收入的15-35%。



不同險種買的時候分別要留心什麼?
醫療和重疾險(第一該買的險種)

醫療險包括我們平時說的重症險和住院險 。

孩子的重疾險,英國保誠的重疾險保障很全面,首10年有額外50%的保障,及原位癌等早期危疾有保額的25%,這比友邦AIA更好。保額方面,父母比孩子的保額要更大,通常父母各15萬美元,孩子10萬美元,比較合適。因為孩子將來還可以再補充,醫學發展,保險產品也會進步。

香港友邦AIA的重疾險,比較適合父母,尤其是女性。原因一,理賠比較寬鬆,一直在行業處於領先位置,並會增加理賠的範圍。原因二,對女性的疾病,甚至是骨質酥鬆,或糖尿病併發症等都是獨有的保障。

醫療險,需要提醒的是,在香港買的醫療險都是不包含門急診的(在香港人的概念里,要用到抽血化驗吊針那肯定都需要住院了,所以住院能報銷,門急診不能報銷)。醫療險就是住院險,是消費型,每年按年齡增長而保費增加,可以根據需要來投保。有一些保險公司的高端醫療險,可以附加門急診險,如果平時看病在普通公立醫院看,那我覺得沒必要多配門急診險,就算每次看特需門診也不過兩三百塊錢一次,配個門急診線不划算。如果要在私立和外資醫院看,那就另外配高端醫療險。

分紅型壽險

分紅型壽險適用於家庭的主要勞動力買,萬一出現意外可以保證家人的生活不受影響,又叫做槓桿效應,就是用小金額的保費撬動大額的理賠金額,同時如果沒有意外到了退休年齡可以每年領出一筆錢做為養老金額的補充,投多少,看家庭現金流情況。英國保誠最著名的「富足三代」計劃雋升就是這種分紅型保險。

儲蓄險雋升

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買儲蓄險,一是沒風險,可以幫助自己強制儲蓄;二是利率高分紅高,在孩子20歲左右時每年分錢做教育基金,因為現在出國留學太貴,可以補貼一下學費。當然,保險經紀人給你看的計劃書很誘人,但是這些數額都是預期收益,實際收入可能會高,也可能會低。考核儲蓄險,保證收益部分最重要,否則說再好也不靠譜。



如何才能買到一份靠譜的香港保險?
建議選擇規模較大的保險公司

英國保誠,法國安盛,香港友邦,這些經歷過百年考驗、甚至經歷過一戰二戰的大公司,更值得信賴。全世界的人壽保險公司都是不允許倒閉的,所以客戶最多只會因保險公司經營不善損失了紅利收益。由於身處內地,我們要經常上網瀏覽保險公司的資訊,查閱自己保單帳戶的情況。

選擇靠譜的保險代理人

這裡說的就是找誰買?我朋友圈隨便一刷就有好幾個人在賣香港保險,怎麼分辨?香港的保險公司有代理人、也有經紀人,代理人持的牌只能有一家,經紀人可以賣任何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經紀人可以掛靠在中介公司旗下。經紀人是代表投保人選擇合適的公司和產品,在法律意義上在合同簽署時他的服務就結束了(不排除部分經紀人為了討好客戶做額外服務)。而保單簽署後才是真正的開始,代理人代表的是保險公司,提供之後的服務。

我個人覺得選擇代理人更靠譜,因為保單並不僅僅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服務,服務是長期的事,經由保險代理人完成更值得信賴。注意,保費是直接交給保險公司的,切勿以任何人的名字為抬頭收款人。

買香港保險怎麼付錢

從今年2月份起,在保險公司繳費處使用終端機支付保費時,使用任何中國銀聯信用卡或借記卡,每次上限為5000美元。每年最高可刷十次。如果要支付的保費超過5萬美金,需要case by case想辦法--------大佬們才會遇到的問題,這裡不展開。

「不去香港就能買」,可能嗎?

18歲以上成年人必須要到香港保險公司簽單,所以答案就是不可能。那些說為了好好服務你在內地簽字由他帶去香港的單子,都有著極大的風險。



講了那麼多,周圍人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去香港保險,你有沒有清楚一些呢?iKids採訪的時候,保險代理人滿誠懇地說過一句話:沒有最好的保險產品,只有最適合的保險產品。也請大家量力而行。


原文網址:[url]https://read01.com/m0E8EE.html[/url]

sun 發表於 2016-12-7 13:46

買危疾保定住院保?買了大額醫保不用買危疾?[font=Arial, Verdana,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2.6004px][b]危疾保險和住院保險所擔當的功能和作用不同,兩者相輔相承,卻不能互相代替。[/b]危疾保險在受保人患上癌症、心臟病、中風等嚴重疾病時提供一筆過的賠償,以支持病人的生活及家庭開支。一但患上危疾,有些病人可能要放棄工作,專心養病,頓時失去收入,[b]一筆過的危疾賠償便可支持病人的日常開支如供樓、子女生活費等。[/b][/size][/font]
[font=Arial, Verdana,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2.6004px]但一般危疾手尾較長,一筆過的危疾賠償,可能未必足夠應付長期而高昂的醫療費用。因此,你同時[b]需要住院保險持續為你支付住院和治療的一切開支。[/b]有些危疾如癌症,往往需要長時間治療,病癒後也有可能隨時復發,以保柏為例,有些住院保險計劃如「保柏卓康健」、「保柏互通保額」及「保柏悅康健」[b]均特設額外癌症治療保障,賠償化療、電療等費用,而且保額每年重新計算[/b],可減輕病人於癌症治療或復發時所面對的長期醫療開支負擔。[/size][/font]
[font=Arial, Verdana,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2.6004px]要留意的是,[b]住院醫保是按住院醫療總開支以實報實銷的方式賠償,並不像危疾般買了多少投保額就賠償多少。[/b]因此,就算買了大額醫保,也只會賠償投保人合資格的醫療費用,並不可代替危疾在關鍵時刻為自己和家人提供財務後盾。[/size][/font]
[font=Arial, Verdana,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2.6004px]相關醫療保障計劃:[/size][/font]
[table=533,rgb(245, 250, 254)][tr][td=1,1,30%][color=#ffffff]醫療保障計劃[/color][/td][td=1,1,70%][color=#ffffff]主要特點[/color][/td][/tr][tr][td][url=http://www.bupa.com.hk/chi/individuals/individual-medical-insurance/bupa-care-pro.aspx][color=#ffffff]保柏卓康健醫療保障計劃[/color][/url][/td][td][list][*][color=#ffffff]- 全數賠償住院費用[/color][*][color=#ffffff]- 每年高達港幣13萬元額外癌症治療保障[/color][*][color=#ffffff]- 住院免繳費免索償[/color][/list][/td][/tr][tr][td][url=http://www.bupa.com.hk/chi/individuals/individual-medical-insurance/bupa-healthplus.aspx][color=#ffffff]保柏悅康健醫療保障計劃[/color][/url][/td][td][list][*][color=#ffffff]- 全數賠償入住半私家房的住院費用[/color][*][color=#ffffff]- 每年港幣60萬元額外癌症治療保障[/color][*][color=#ffffff]- 提供手術或癌症治療後的康復門診保障[/color][/list][/td][/tr][tr][td][url=http://www.bupa.com.hk/chi/individuals/individual-medical-insurance/bupa-together.aspx][color=#ffffff]保柏互通保額醫療保障計劃[/color][/url][/td][td][list][*][color=#ffffff]- 家庭成員的保額可互相通用,每年高達港幣100萬[/color][*][color=#ffffff]- 每年港幣10萬元額外癌症治療保障[/color][*][color=#ffffff]- 全數賠償住院費用,住院免繳費[/color][/list][/td][/tr][tr][td][url=http://www.bupa.com.hk/chi/individuals/individual-medical-insurance/bupa-critical-essential-care.aspx][color=#ffffff]保柏智安保危疾保障計劃[/color][/url][/td][td][list][*][color=#ffffff]- 保障58種常見危疾如癌症、心臟病、中風等,賠償高達港幣150萬元[/color][*][color=#ffffff]- 另保障心臟通波仔手術及8種初期癌症[/color][/list][/td][/tr][/table]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