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FINANCE's Archiver

sun 發表於 2012-6-1 09:07

中國不能再把投資當法寶

2012年06月01日 06:44 AM
中國不能再把投資當法寶

作者:朗伯德街研究公司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 查爾斯•杜馬斯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中國忽然發現自己進退兩難,不管通縮還是通脹都不可取。在似乎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全身而退以後,中國經濟正處於重要而艱難的轉折點,這要求明確轉變政策重點,並且至少在未來幾年內接受經濟增長大幅放緩。

問題的錶面跡象是,中國在2009年推出的復蘇政策導致2010-11年出現通脹。但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中驟然出現通縮現象,使當前的經濟下滑趨勢雪上加霜。

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為了推動經濟復蘇,實行大規模的貨幣和信貸擴張,自上而下引導資金流向投資領域,同時刻意控制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步伐,保持人民幣低估、美元高估。2007年,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42%,在2010年和2011年,這一比例上升到49%。固定資產投資價格通脹率從2009年中期的-4%上升到2011年中期的7%。由於人民幣低估,到2011年初,出口價格通脹率達到7%(按人民幣計算)。去年夏天,企業商品交易價格指數以近10%的幅度上漲。

這兩個支出類別合計占GDP的78%,而消費支出只占33%,相形見絀。但後者的價格通脹也受到美國因素的巨大推動。2010年中期,為應對美國國內的通縮風險,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採取了量化寬松措施,從而推高了世界食品和能源價格。



中國的匯率管制產生了反效果。工資漲幅通常達15%,而企業利潤率卻在下滑,這表明單位勞動力成本比物價漲得還快:按美元計算達10%左右(這已經考慮了人民幣兌美元溫和升值的因素),而美國單位勞動力成本自2009年就沒有上漲。

結果,2010-2011年間雙邊實際有效匯率上升了約20%,使得中國無法再像之前25年那樣,大幅擴大自己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鑒於中國增長速度依然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這意味著出口導向型的增長模式已經失效,而高達49%的投資率只會掉頭向下。

從需求層面來看,這構成了一個明顯的問題。消費者的支出水平之所以能提高,完全得益於過去投資和出口繁榮給居民收入增長帶來的些微作用,如果消費支出增長遠低於GDP增速,只占GDP 33%的消費支出如何能夠彌補占GDP比重達78%的投資和出口的大幅下滑?

雖然名義利率相當高,由於通脹的緣故,實際利率卻是負數,因此消費者達不到財富增值的目標,於是他們在過去幾年提高了儲蓄率。可支配收入與GDP的比例或許可以提高,但這把焦點轉移到了問題隱藏的另一面:企業收入下降。

過去25年來,中國企業吸納來自農村的廉價勞動力,獲取近乎免費的資本,賺得盆滿缽溢。以前近乎閑置的勞動力走上工作崗位,推動生產力迅速提高。現在,高達15%的工資漲幅表明,農村人進城務工的隊伍有所減少。名義利率相當高,這提高了資本成本。能源和原材料成本高企,尤其是因為中國浪費現象嚴重。

同時,為應對通脹,中國在2011年以行政手段持續限制信貸,這導致最近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放緩到6%(這是朗伯德街研究公司經過重新估計的數值)。今年,通脹突然轉為通縮:第一季度出口價格比2011年第四季度下降了3.5%,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下降了2.5%。這更加擠壓企業的收入。

如果中國打算在未來提高GDP中消費支出的比重,就必須接受GDP中企業利潤的比重下滑,這也符合當前過度投資亟需回落的情況。但是,考慮到部分企業的高負債率以及提高工資的需要,供給方面的當務之急是把重點更多地放在控製成本上。現有工廠、生產流程和產品的生產力必須得到提高,而不是簡單地推陳出新。其中關鍵的一環是,政府政策需要轉變,“允許應該破產的企業破產”——這在政治上實施起來很困難,因為在中國,浪費最嚴重、最容易受到債務問題沖擊的正是國有企業和銀行。

企業利潤受到擠壓意味著,投資下滑的趨勢很可能持續下去。中國或許需要採取措施,確保經濟不會突然“遇上氣流”,但現階段如果推出2009年那樣的大規模投資刺激方案的話,只會引發問題,而不能解決問題。在短期內,“讓應該破產的企業破產”具有通縮效應,但中國要走上一條健康的增長道路,此舉必不可少。

今年正值10年一次的政府換屆,在這樣的時候,很可能因為太多經營不善的企業與政府中關鍵人物關系太密切,而導致相關政策過於寬松。

查爾斯•杜馬斯(Charles Dumas)是朗伯德街研究公司(Lombard Street Research)董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本文為探討中國未來經濟走向的系列之一

譯者/倪衛國

sun 發表於 2012-6-1 10:59

2012年05月30日 06:24 AM
中国经济的第四次机遇

中国经济学者 管清友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


回顾历史,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得益于在抓住外部三次重大机遇推行对外开放,并在国内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次机遇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滞胀,经济大调整,产业转移。石油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轮较长时期的滞胀,世界经济重新洗牌,发达国家大量产业开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此时打开了国门,开放国内市场,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积极融入到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凭借劳动力价格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紧抓东亚产业转移契机,在大力吸引外资的同时积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国经济初步起飞。

第二次机遇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柏林墙倒塌,苏东剧变,两阵营对峙结束,全球统一市场形成,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开始。这一时期,中国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开发上海浦东,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拉开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序幕。同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内改革的力度更大,中国政府在应对经济过热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国内市场,启动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投资环境得到很好改善,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日趋活跃。

第三次机遇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的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中国逐渐成为亚洲、欧美、非洲、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2001年加入WTO,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借助这一契机,中国进一步根据国际贸易规则改革国内规则,全面融入国际市场,成为世界工厂,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911事件后,由于反恐的需要,大国加强合作,欧美空前团结,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合作紧密,中国获得了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终结了20世纪70年代“大滞胀”以来世界经济经历的20多年“大缓和”的繁荣周期,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遭遇空前的困境,新一届中国政府面临很大考验。由于危机的冲击,主要经济体都在调整内部经济结构,对外经济政策趋于保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生逆转,其深度和广度已远不及此前,加入WTO所带来的“外贸红利”已经消耗殆尽,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动力将主要来自于国内改革。如果仅仅是全球化的外部环境逆转,我们还可以通过国内的改革来弥补;如果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也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向“左”转向逆市场化的方向,那么两个逆转的叠加将把中国经济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改革与转型这样的制度变迁始终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巡讲话推动的市场化改革,90年代中后期的国有企业改革,其方向都通过重大的制度变革推进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此次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是一次以货币膨胀换取经济复苏的经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没有重大的结构调整和制度变革,这种复苏是不可持续,大规模的货币膨胀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将不断显现。中国经济要获得重生,必须进行深入的制度变革和转型。未来的决策者,在这一点上恰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2012年05月30日 06:24 AM
中国经济的第四次机遇

中国经济学者 管清友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



依照目前的观察,城镇化、社会政策、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可能是未来政府经济工作的四个重点,而城镇化则是最主要抓手。推动城镇化将带动整个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同时也必然要改革传统的土地制度改革,其难度可想而知,其里程碑意义可谓巨大。医改、社保等社会政策方面的改革已经得到很大推进,惠及民生的社会政策将是未来深入推进的重要领域。而资源能源价格等生产要素价格及其形成机制的改革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基础,只有这项改革启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证。分配制度的改革十分紧迫,国企改革、税制改革也必然触动各方利益,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放松国家管制和政府干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推行市场化,与世界经济接轨,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企改革、住房改革,莫不如此。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种“自发”式变革,其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未来的改革,依然是国家放松管制的博弈,但会有更多“顶层设计”的色彩,其过程是由国家管制转向国家治理和政府服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目标是实现“良治”(good governance)。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良治”是政府机构为了国家和全球的共同利益,通过合理的、连贯的、广泛的程序,确保管理机构高效和民主地运转。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经济社会变革的制度红利正在逐渐释放完毕,当代中国缺乏改革的动力,或者说缺乏形成改革动力的力量。我们可以说,中国当下具备改革共识,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人心思变”的时代,每个社会阶层都在强调改革,也都认识到改革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真正出路。但是,各个阶层的共识是不一致的。我们也可以说,中国当下缺乏改革共识,因为一些强势阶层没有改革动力,并对一些领域的改革设置障碍。中国经济的风险并不在经济领域,而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不在短期问题,而在长期问题;不在国际,而在国内。

对于未来的决策者而言,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需要调整,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蜕变”,中国需要重新积聚改革的动力,打破利益集团的阻碍和干扰,转向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所说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模式:政府不再强力干预经济,而是为市场运行创造更好的环境,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惟其如此,国家才能实现“良治”,中国经济才能迎来第四次发展机遇。

sun 發表於 2012-6-1 11:02

2012年05月30日 06:24 AM
中国的政策选择

英国《金融时报》 欧阳德 北京报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乌云笼罩中国经济,北京方面已开始谈论支持增长,对于它具体将采取什么行动,各方的猜测越来越多。

一些分析人士预计,中国政府将再度取出2008年的剧本,宣布一项大规模刺激计划。但另一些人表示,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中国高层一方面对当前的放缓不那么心慌,另一方面对又一场支出热潮的危险性更加警觉。

以下是中国的政策选择、以及对其实施可能的评估。

1. 坚持原计划


对于国内不稳的房地产市场和欧债困境冲击波的担忧,在中国算不上什么新闻。这些担忧已存在了近一年,在此期间官方在放松货币政策和增加财政支出的问题上非常谨慎。

自去年11月以来,北京方面已两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向经济注入更多资金。官方还加大了保障房建设力度,要求到2015年建成3600万套保障房,这是一个庞大的投资计划。在汇率方面,中国官方今年让人民币兑美元微幅下跌,以帮助艰难挣扎中的出口企业。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已开始实施较长期的税收和金融业改革,这是其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是减轻中国经济对投资的依赖,把重心转向消费。

直到不久以前,北京方面还满足于在这条渐进主义的道路上走下去。中国经济显然有所放缓,但从今年首季度8.1%的同比增幅看,距离崩溃还很远。重要的是,与2008年2000万蓝领工人几乎在一夜间失业的情况不同,目前劳动力市场几乎没有什么危险迹象。

在国内经济增长不出现更严重的滑坡、欧洲也没有爆发全面危机的情况下,原计划(渐进式地放松货币政策;一些额外的财政支出,尤其是在保障房领域;加上较长期的结构改革)看上去仍颇有说服力。

“就北京而言,它首先应当做的,是认真实现2012年的各项既定目标,而不是急于宣布任何新的大规模刺激计划,”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陆挺表示。

2. 低度刺激

过去几周里,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力度的信心出现动摇。从发电量到银行放贷,4月份的数据可谓令人失望,显示经济放缓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在加重。

一个月的数据算不上什么趋势,但政府似乎在针对各种麻烦迹象“投保”。

中国总理温家宝上周表示,政府应当“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此言被视为打响了更大胆财政支出计划的发令枪。近日官方媒体有一连串关于投资项目的头条新闻,从机场扩建到新建钢厂,这些项目都已得到中央规划部门——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同时,政府已出台(或将要出台)一些鼓励消费的小型措施,包括补贴高能效的家电产品,以及再度实施旨在鼓励购车的“旧车换现金”举措。

不过,与2008年形成反差的是,中国政府压低了外界对于潜在刺激规模的预期,甚至否认正在酝酿任何真正的刺激措施。

本周,中共机关报之一《光明日报》网站发表的评论员文章表示,“即使国家发改委的工作状态超常”,也未必“意味着其忙于一个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在这种情形下,将不会有正式的“刺激计划”,官方也不会显著放松货币政策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

相反,政府将借助经济“微调”(如加快投资和消费补贴)来形成对经济的明显提振。“所有这些迹象都向我们表明,新一轮财政刺激已经启动,尽管其规模仍有待观察、而且不太可能与2008-09年的‘震慑型’刺激达到同一个数量级,”加拿大CNC资产管理公司(CNC Asset Management)的刘纳表示。

3. 2008年的大规模刺激“重演”

规模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大约10%的2008-09年刺激计划,给中国留下两个烂摊子,一是债务飙升,二是通胀居高不下,政府在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忙于清理后果。这个经历使北京方面在出台又一轮大规模刺激的问题上有所犹豫。但如果增长滑坡变得更加严重,这种不情愿就会消散。中国投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上周警告称,若没有政策刺激,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至6.4%,而北京方面认为,至少需要达到7%至8%的增长,才能创造足够就业。

因此,一些分析人士开始讨论再度出台2008年那种大手笔支出计划(尽管会有一些改良)的可能性。这一次,投资可能被导向发电、清洁能源、以及水务基础设施,而非像2008年那样,重点投入交通运输网络。



瑞信(Credit Suisse)经济学家陶冬表示,总刺激金额可能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合3150亿美元),是三年前的一半,但远高于官方这一次迄今所提到的。

除了财政刺激以外,中国政府还掌握着几张王牌。2008年,官方曾大幅下调利率,还一下子逆转偏紧的楼市政策。这些措施对中国在2009年的复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推动房价飙升。

类似措施将再度成为提振中国经济的猛药,但也带有潜在的危险。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开出这剂猛药还为时太早。

“我们目前并不预期会有降息或中央政府明确放松房地产政策,但如果经济没有起色,此类措施将在第三季度出台,”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经济学家在一份简报中写道。

译者/和风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