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FINANCE's Archiver

sun 發表於 2014-12-23 16:42

直資教育制度與跨代貧窮

直資教育制度與跨代貧窮

2014年06月05日 11:00
通識單元: 今日香港
關鍵字: 貧窮. 跨代貧窮. 直資教育. 直接資助計劃. 文化資本. 學費
                  賴筑芹老師
寧波第二中學

這是筆者在此專欄首次與各位見面,適逢考試前夕,就先從「今日香港」這個同學們相對較為切身的範疇入手吧。

「貧窮」是通識科的恆常議題,在「貧窮」這個大概念之下,還可以細分成不同種類的貧窮狀況,例如與「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這個範疇有關的青少年貧窮、長者貧窮、在職貧窮、跨代貧窮等。

「跨代貧窮」是指子女因父母的社會及經濟條件惡劣而造成的貧窮問題。有不少評論均指香港的直資教育制度是導致跨代貧窮的主要原因。本文將簡單分析直資教育與跨代貧窮的關係。

直資計劃在香港其實並不是新的政策,早在1988年的《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三號報告書》首先提出「直接資助計劃」,到現在已經實行了超過二十年。近年來每年亦有不少的學校申請轉為直資中學1,直到2012-13學年,全港已經有61所直資中學。根據直資計劃的內容,直資學校除了可以獲得政府的津貼外,校方有很大程度的自主空間,包括在課程設計及收生程序上擁有很大的自主性,亦能夠收取額外的費用來改善教學環境等。

對於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來說,直資計劃無疑是令到他們有所得益。首先在經濟層面而言,家長們可以靠著經濟資本來將自己的子女送進直資學校。他們可以讓子女報讀不同的興趣班、補習班、甚至面試班。根據調查顯示,本港88%受訪家長會安排子女參加至少一項課外活動,22%小學生的課外活動達到七項或以上,26%受訪家庭每月在課外活動上須花費6,000至8,000元。2

在社會層面而言,這些家庭所擁有的社會資本亦較多。例如他們擁有較大的社區網絡,從這些社區網絡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教育資訊。加上這些社經地位教高的家長多數擁有較高的學歷,因此他們可以判斷何種教育對他們的子女最為有利,從而作出選擇。

在文化層面而言,學者曾榮光指出,在辦學時間較長的學校中會產生「制度化的文化資本」(institutional cultural capital)。正因為該學生畢業於一所直資中學,而當「直資中學」與「優質教育」劃上等號之時,該學生便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社會上的精英」,因此來自社經地位較高家庭的學童能夠更方便地獲得文化資本,例如大學的學位。

相反,對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而言,由於絕大部分的直資學校均設有面試,收生要求除了學業成績外,不少學校亦要求報讀者需要「一體一藝」。3 這些出身自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的學生根本沒有資金來報讀不同的興趣班,更甚者有不少新聞報導亦指出一些領取綜援、居住在板間房的學童,連基本的教育資源也缺乏。4即使這些來自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的學童能夠進入直資中學就讀,學費亦成為了家庭沉重的負擔。根據教育局的資料顯示,全港61所直資中學當中,每年學費低於港幣五千元的只有大約十所,大部分直資中學的學費均是超過一萬元,甚至有學校的學費高達八萬元。即使學校有可供申請的助獎學金,亦無法確保該學童每年均可以成功申請。除了學費,直資學校亦可以就著校本的需要向學生家長收取不同種類的雜費,而學費亦有可能每年增加。因此,家庭的經濟資本實在對學童能否就讀直資學校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而在社會層面,這些家長所擁有的社區網絡亦未必能提供足夠的教育資訊,導致他們為子女報讀學校時,或許只能跟從小學老師的建議,透過統一升中派位的機制來申請中學學位。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直資計劃的得益者只是一班社經地位較高,無論在經濟資本、社會資本還是文化資本都擁有優勢的「消費者」;至於社會上佔大多數的低下階層,卻只能夠望而卻步。由此可見,就是直資計劃將現有的社會分層「複製」到下一代。

當我們了解了導致跨代貧窮的主因後,便可以進入下一步的分析,例如就著改善現時香港跨代貧窮問題提出有效建議,或是評論現時政府扶貧政策對改善此問題的成效等 (即卷一8分題的建議題及評論題)。當然,我們仍然可以就著以上的分析提出質疑,評論直資計劃是否導致跨代貧窮的主因 (即卷二的主因題)。

1例如根據2013年3月22日《明報》的新聞報導,港島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計劃於2015年轉成直資中學。在同年的6月,則發生了該校舊生反對母校轉直資的事件。
2《經濟日報》-〈「全能」難求 課外活動適可而止?〉(2013年4月8日)。
3同上。
4《成報》-〈貧童難有平等學習機會冀獲資助 家長兒童促落實15年免費教育〉(2013年2月16日)。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