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FINANCE's Archiver

sun 發表於 2014-12-3 02:42

消費文化與霸權主義

[size=3]
消費文化與霸權主義

史文鴻
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首席講師

全球化 ── 理想或迷思?

今天世界發展大趨勢是全球經濟及資訊一體化。在高科技發展下,人們相信社會有更多機會,個人有更多自由及生活更有姿采及更多滿足,這可以說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美夢。

全球化最明顯不過的,當然是經濟一體化,經濟一體化是指國際在經濟互動中,分別擔當了不同的社會角色。現今世界中,美國及西歐先進國壟斷了高科技的生產中樞,把低檔的生產交給其他外圍國家或地區,如台灣替美國生產大量微型處理器(Micro-processors),香港和中國大陸全面為美國提供各式各樣消費品,如玩具、衣服及其他生活用品。一體化經濟使外圍地區對經濟中樞極度依賴,金融風暴說明東南亞對西方投資的依賴,香港如今擔心美國加息及通脹會導致美國消費市場收縮及影響香港出口。

資訊的全球化使西方媒體對落後地區的媒體,實行一種文化霸權或媒介霸權的操控。雖然,媒介霸權主義本身是一個很複雜的觀念;事實上,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媒介產品在本地的優勢及操控,往往是間接多於直接,但是它的滲透力還是不容低估。1就以本港為例,荷里活電影是主流之一,但它們和本港生產的電影並駕齊驅,也由從前影響港產片變成如今和港產片互為影響了。即使大唱片公司如AOL華納及新力─哥倫比亞等,也要招攬本地歌星與其合作,而不能像五、六十年代全面支配流行歌市場。不過,不能不承認的,是在廣告市場之中,麥當勞、可口可樂、莊生及P&G等,還是最重要的客戶,也在廣告市場中和美國大廣告公司一起支配了整個市場。

文化霸權下消費文化的扭曲現象

經濟一體化現象之一,邊緣地區的生產轉型造成貧富兩極化,是個可怕的現象。香港自金融風暴以來,社會上有更多人變成赤貧,而財富又更集中在一小撮人手中;結果是傳統的中產價值觀,以勤勞,努力學習及強調個人修為為中心的信念,受到嚴重侵蝕。儘管政府亦大力推動支持高等文化,但好的電影、電視及電台節目,受歡迎程度下降,閱讀文化由傳統文字閱讀下滑至即食的漫畫及通俗報章文化。這些均是令人憂慮的現況。當然,這和社會更著重眼前收穫及官能刺激相關。

資訊科技被認為可以提高文化意識及品味,起碼官方及商業媒介壟斷集團就不斷吹噓:大量藝術、文學及科學的資料可以在資訊科技的管道中存放提送。可是,群眾在知識及教育方面,若沒有品味及理解的提升,我們又怎會相信他們有這種需要及訴求呢?正如一位學者所言:年青人的社會環境充塞著商業傾向的活動如購物、呆滯愚蠢的娛樂及可怕的官能刺激。2

當然,資訊科技可以提供很多方便,如安坐家中看到最新的電影、玩最熱門的電腦遊戲,甚至在網上做交易及購物,但是,這一切也正中大財團的下懷,一切可以由她們來安排支配。3

今天高度消費的社會,充斥著種種不合理的消費現象,最明顯的,當然是消費資訊的不平均,有社會條件的人士,當然有更多的資訊,也有更多的消費選擇,但結果卻不是一個理想的社會。香港多年以來,最大宗的廣告是旅遊、地產及奢侈消費品,但這些肯定和生活基本需要脫節,甚至正因為有消費能力的人得到更多消費資訊,而這些資訊也傾向奢侈消費;結果,社會上基本需要可供消費者參考的資訊不多,而奢侈消費品等更壟斷資訊渠道,也往往提供的資訊和消費者的實質需要無關,反而是為了形象、虛幻的信念而存在。消費奢侈品所付出的社會代價也因而更大。單看時下手提電話、飾物、時裝、消費場所等報道的泛濫程度,可見一斑。有經濟規模的生產體系,當然透過廣告、複雜的市場推廣計劃及壟斷來取勝。

迪士尼的事例

社會學家M. Castells把現今社會發展階段稱為網絡社會(Network Society),由於社會中的生產、權力及經濟形成一體,而跨國企業就最能表現這種政治的新興力量。4 她們是政府的對手,能和政府在利益上討價還價。就以香港迪士尼公園為例,政府為要得到這份投資,不惜把它變成這幾年的建設大計,要把迪士尼樂園照西方模式搬來,是基於六十多年來它深入民心的模式。嚴格來說,它只是一項娛樂事業,而不是高科技行業,這也說明香港的局限,只能就旅遊娛樂事業,在國際經濟分工之中擔任一個角色。政府除了要花費數十億元投資,也要搞基建,蝕去竹篙灣地皮外,還要付出環境破壞的代價。換來的又會是甚麼?是由外來一少批行政人員,帶領中下層服務梯隊提供娛樂及管理服務,能製造就業人口及改善就業人口質素方面的益處很少。當然,香港因此可以吸納大陸及東南亞遊客,但得益不會是廣大的香港人,特別是低下階層。最後,香港文化也沒有任何發展和裨益,迪士尼是典型的美國消費文化,在意識和價值上的貧乏,根本不用多言。不過,這一切只說明香港在全球化的體系中,所能扮演的只是一個附庸的角色,而掌政者對此角色的唾涎三尺,已經是完全反映出經濟及文化的奴性。

未來的路

經濟學家能對未來全球化及資訊科技發展有高瞻遠矚的見地的,都會指出社會兩極化的問題根源,是來自大財團不斷散播的信念:資訊是資本,由自由企業擁有,依據市場規律運作。結果,資訊是為了盈利而存在。5

不錯,面對西方國家的巨大經濟操控能力,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壟斷,邊緣地區及國家的發展空間自然受到一定的局限。但這並不是說政府因此就自甘墮落及隨波逐流。相反,政府要有積極的社會及文化應對。中國政府目前犯上最大的錯誤,是一方面大力拓展消費生產以滿足西方國家的需求,不顧及環境及資源掠奪的代價;在企業發展上跟隨走壟斷化的道路,以便迎合未來的競爭,而競爭帶來的敵意,又要以發展軍備來應付。結果,環境、資源的損耗、軍備的經濟浪費,到人口質素無法大幅改進,都會是一個計時炸彈。

其實,西方開明國家中也有進步力量,明白到要抑制跨國企業的壟斷,改善貧富懸殊。只有先進國與落後國共同努力,削減軍備,省下大量資源,在環保及資源保護方面多投資,整體發展才有希望,否則不出半世紀,地球只會走向覆滅。

站在香港的位置,改善貧富懸殊以間接改善資訊平等,提倡文化及資訊教育,才會使人享受資訊的好處,而不是被控制資訊的財團和既得利益者擺布。其實,今天的消費主義,只是資訊壟斷的冰山一角,有規模的財團應用資訊大力刺激消費,營造消費的烏托邦及滿足的公民,目的只是為了財團本身的發展和利益。掌握及認識到資訊世界及其社會關係的人士,也就自然不會受擺布了。當然,媒介批判只是生活負面的部分,要追求甚麼正面的人生及社會整體的價值,又會是另外一個重要的探索討論!

注釋

John Tomlinson就認為「文化帝國主義」在傳媒中的表現形態很複雜,也往往不是市場上壟斷,而是邊緣地區或中樞的意念轉化及吸收,而衍生更複雜的本土形態。參看John Tomlinson, “Cultual Imperialism”在Lechner, F. J.及Boli, J。(Eds.)(2000)The Globalisation, Reader. Oxford & New York: Blackwell, 頁307-315。
Herbert I. Schiller(1996)Information Inequality.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頁 79。
同上,頁80。
Manuell Castells(1998)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New York & London: Blackwell, 頁379。
參看Michael Perelman(1998)Class Warfare in the Information Age。當中頁59、91及133。作者的觀點是要求政府把資訊科技看成是一種公共資源,關心教育市民掌握、認識及善用資訊科技及資訊本身。[/size]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