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FINANCE's Archiver

sun 發表於 2014-10-10 12:39

硬橋硬馬不濟事 缺乏情商治港難

信報財經新聞
A20  |   時事評論  |   林行止專欄  |   By 林行止         2014-10-08
        標示關鍵字         標示關鍵詞並按此開始搜索

硬橋硬馬不濟事 缺乏情商治港難        

一、「 和平佔中」的衍變,大出所有人— 與之有關的及無關的—意料。「三子」的目標也許在癱瘓金融中心,令社會中最富有的一群受害,為了本身利益,他們因此會力說政府與示威者「和解」,對政改作出稍符港人意願的修訂;而百分之一有錢人利益受損的副作用有限,是可大快大多數港人民心,變相令「佔中」有較廣泛的民意支持。可是,事件的發展「大異其趣」,佔中只在金融中心外圍,金融市場如常運作,股市升跌有序,與「三子」原來的構想相去甚遠。令人意想不到的發展,當然是「遍地開花」的「佔領」活動,不滿政改框架的不同政見組織,各據「街頭」,最直接的影響是「累街坊」,引起民怨;加上有若干「問題人物」混雜其間,帶來不少「肢體衝突」,令警察疲於奔命且傳出警員「慶賀」暴徒打「佔中者」的消息(轉引自852郵報的《亞洲華日》報道)。非常明顯,這些均不在「三子」計算之中。經過長期醞釀規劃(頻密的「商討」)後,佔領金融中心活動仍全盤失控,這是香港社會多元發展的結果。從積極參與甚且反客為主成為此次要求修補政改框架的示威主導者「兩學」(學聯及學民思潮)成員的表現看,「多元發展」反映了港人尤其青少年學子的質素超高。

這種現象讓不少向來抨擊香港教育制度不遺餘力者搔破頭皮。筆者的看法是,那是香港大專院校這二、三十年來吸納了很多受過西方自由學術洗禮學者(各位學者,請別說你們是為了香港下一代而回港,促使你們歸來的,主要還不是西方學術職位難求︹近年謀職更不易因而出現「博士外流潮」︺及香港有財力支付「具競爭力」的薪津!)的功勞,他們的學生和學生的學生,日子有功,終於調教出一批又一批嚮往自由、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青少年!當然,港人文明質素的提升,亦與這數十年來輿論界享有高度智性自由(Intellectual Freedom)而萬花齊放有關,在吸收知識層次,香港人比其他地區有更多樣化的選擇(有時一個載體中有兩種立論南轅北轍惟各自言之成理的文章),久而久之,港人便能夠憑己意分黑白、辨是非……。香港人的高質素,經過此次抗爭活動,舉世矚目,極受讚賞;只要善予運用,香港仍能夠在多方面綻放異彩,成為推動中國成為文明大國一股不可忽視的動力。

二、由於政府與學聯達成籌備對話共識,學聯將於本周五與政府舉行會議;無論國事家事,雙方願平心靜氣在公平條件下商談,「不和」便有望以「和諧」收場。由於國事紛紜且不懷好意的強敵環伺,「府學對話」不僅可令香港恢復常態(或確立新常態),還可讓北京決策層能夠全神貫注,處理千頭萬緒的國是。

不過,欲使「府學對話」成功(最低限度為各方勉強接受),北京無論如何要在三道鋼閘中鑿出一縫空隙(不要妄想人大「收回成命」!)。決策層應該了解,香港民憤這麼大(在坦克火箭之前,香港人桀驁不馴,肯定是無關痛癢的疥癬之疾;但香港人是同胞不是敵人,動武是下下之策!),皆因人大常委「定音」的政改框架,完全地徹底地絕對地沒有把香港民間有識之士的「最弱音」(最低度的民主訴求)考慮在內。為什麼決策者如斯漠視香港民意,高官藉此彰顯手握大權的威權固是事實,但假如行政長官與中聯辦上呈中央的看法一致,認為這類民意屬絕對少數、不足為患、不必重視(即使「佔中」實現,人數亦不過一千數百);若加上一些意氣用詞諸如受外來勢力左右,中央決策者作出不尋常決定便不足為奇。

筆者不知道亦不想了解中聯辦與特區政府的關係,惟以常識度之,兩者應是中央獲取香港政情的主要管道。特區政府代表建制的看法,理論上屬特區建制之外的中聯辦提供另一種看法;當然,兩者在原則性問題上不可能不一致,但細節上總應有些分歧和差異,如此決策者才能作出同時符合國家及香港利益的決定。可是,現在的情況也許是特區政府和中聯辦的報告如出一轍,管道有別惟同「管道」出氣。中央遂受誤導以致有刺激以萬計港人上街以至出現各佔據點示威的亂象。

為什麼特區政府和中聯辦會「殊途」同報告?這是否與中央聽取香港真實民情進而達成正確決定的原意相違背?此間有否涉及既得政經利益問題?也許不久後有答案。

三、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施政不孚人望,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不過,北京有另一套衡量準則,因此那不意味北京亦對他失去信心。

筆者認為梁氏不稱職—無法技巧地推行北京的治港策略—所持理由不外二端。其一是,不必諱言(過去多次在本欄指出),回歸後港人仍享有高度自由,六四紀念會、為李旺陽伸冤的活動、在內地屬非法邪教的法輪功可自由活動以至高喊「打倒一黨專政」的口號街招清晰可聞可見,便是成例(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百分之六十一受訪者認為香港傳媒有充分發揮言論的自由);然而,何以在梁氏治下,認同中國人身份的港人卻日少一日以至近來且形成「暴跌」的趨勢。這種現象,說明不得民心的梁氏治港「禍」延中國!其一是,梁振英政府無法疏導紓緩民憤民怨,讓公開籌劃一年多的「佔中」成為事實,要知道,以萬計的香港學生懷着和平與愛的心情集會靜坐示威,對中國在國際間的形象有極大消極影響,因為不知「就裏」的外人只知道這是北京的政策對港人不公。從另一角度看,梁氏在這段不短期間內無法撫平港人的不滿,更無法「分化」(個別擊破)建制外的反對派,其管治能力不及格,彰彰明甚。

有這兩宗對國家造成不利影響的「罪」,「雨傘運動」平息後,北京實應換上一個未必工作能力更高而是待人治事情商(EQ)較好的「愛國愛港」者(這種人香港多的是)來出掌此「封疆」重任。不會做出任何讓北京臉上無光的事,是當特區行政長官不可或缺的任務!

林行止

sun 發表於 2014-10-10 12:40

信報財經新聞
A22  |   時事評論  |   專欄  |   By 林行止         2014-10-09
        標示關鍵字         標示關鍵詞並按此開始搜索

對話要領在背後 外部勢力非熱腸        

一、寫稿的時候,學聯與政府的「對話」能否如期於明午四時召開,看雙方就議程及地點各自表述的情況,仍是未知之數;如果順利召開,會否「談得攏」而定下後會之期,更是誰亦無法說得準。目前可以預估的是,不論「對話」展開與否,金鐘現場均會十分熱鬧—「對話」拉倒,滙聚於此的學生和市民必會躁動;「對話」召開,一起看直播的群眾則會對屏幕大發議論……。明天入夜金鐘必然十分「熱鬧」!

不管內地官媒如何報道和評論(事實是抹黑)「雨傘運動」(卓文在昨天的專欄中稱之為「遮擋運動」,更恰切更傳神,香港人其實說「雨遮」多於「雨傘」),筆者相信中央決策官員不會相信這次由學生主導的公民抗爭活動,有令蘇聯集團變天蘇聯本身解體的「顏色革命」的「負能量」,因為香港市民不僅手無寸鐵,且無縛雞之力,根本無法無力無膽無意「造反」;另一方面,「外國勢力」即使同情「雨傘運動」,「看在錢銀份上」,充其量只會隔海看熱鬧,不可能暗助遑論真的出手相助。香港因此「得個嘈字」,對中共政權並無絲毫「殺傷力」。換句話說,香港絕無可能動搖中共的統治(支聯會年年高呼打倒中共的口號而北京置若罔聞,便是深明其完全發揮不了實際作用),事無大小均須聽從北京指示的特區政府,因而未獲授權可動用「大殺傷力武器」彈壓群眾,北京當然更不會調解放軍入城。

經過這麼多年,香港人對於「外國(來)勢力」介入香港事務的有效性,應當非常清楚;那是,所有國家參與外國事務的前提為「是否有利於吾國」,如今中國全方位崛興,別說在許多國際事務上西方國家需要中國的同意或協助,僅就經濟層面而言,失去中國市場或中國投資,對眾多國家都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困難(或對本已疲不能興的經濟發生雪上加霜效應),因此,在現階段向這些國家求助,若非碰一鼻子灰便是空手而回……。

二、

被傳媒稱為千福BB的美國駐港領事,數月前不是意氣高揚擺出一副帶引香港民主運動的言行嗎?然而,在「雨傘運動」啟動後,某些人極需要他的「精神鼓勵」的時候,他真像BB般「被」銷聲匿迹,在避無可避時充其量隔空說些無關痛癢模棱兩可(取態中立?!)的話,與香港民情完全脫節!筆者實在無意批評這位熟悉中國事務的美國外交幹員,只想指出這種人只會盡忠職守為其祖國利益發聲(這是外派官員的首務)。當他們的國家與中國就某些有共同利益問題出現爭執時,他們會做出一些不利北京的表態,以之作為該國政府與中方交換利益的籌碼;近來千福BB不僅沒有去金鐘表演支持港人爭取真普選,幾近完全禁聲,這不是他「變」了,而且美國有求於中國,他於是對香港的民主運動興趣缺缺!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本欄的《陰柔招數拔異己 和平革命卻瘟神》,是《獨裁者精乖了》的「讀後感」。這本書的《導言》說的明白︰「專制國家並不特別害怕美國,因為世界的互動日趨頻密。美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還是委內瑞拉石油的最大買主……,在許多重要的戰略議題上,美國必須仰仗俄國外交上的支持,聯合國的制裁對專制獨裁國家而言,往往不痛不癢,外國人權團體若發出抗議,只須驅逐出境即可。事實上,外國的介入,不論是美國、聯合國,還是國際刑事法庭等組織,往往是獨裁者極有用的擋箭牌(useful shield),可以用來掀起國內的民族主義熱潮,鼓動人民團結起來保衞國家!」

筆者衷心希望香港的有心人,今後不要再去「游說列強」支持香港了,因為他們的國家利益凌駕港人權益,港人只會被利用而不會得到什麼實質協助,實不至的口惠(另一種假大空)是沒意義沒意思的;而不這樣做,還會免去被指斥為「勾結外國勢力」的「賣國賊」。這種罪名的後果可大可小。

在政治和經濟上有求於中國,外國尤其是販賣「普世價值」的美國,不會為香港這個政治作用甚低的經濟城市和北京硬碰。不過,中國一旦縱容特區政府對和平示威群眾動用有殺傷力的「暴力」,便肯定有嚴重效果,因為深受基督教倫理影響,西方國家的消費者會要求企業別和中國做生意和拒買中國製造的商品;投資者則會要求機構投資者撤出中國(和香港)市場……。即使西方國家政府袖手旁觀只出「口術」,中國經濟和香港金融都會遭受重大衝擊。除非中共的統治受威脅,不然,中國絕不容許特區政府「重拳出擊」!

三、

二月二十六日本欄提及「和平抗爭運動理論大師」真沙普一九九三年為緬甸民主運動而寫的《從獨裁統治走向民主政體》(G. Sharp: From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可從The AlbertEinstein Institution 同名網站免費下載;據出版資料,二○○五年有中譯本),其附錄一巨細無遺地臚列了數百項「和平抗爭」(NonviolentAction)必須採取的步驟(可視為「和平抗爭者手冊」),舉其犖犖大者,有組織者在行動前要發表「正式聲明」(扼要有力地述說發起抗爭的理由)、大事宣傳以廣周知(在網絡時代這並無困難)、採用有象徵性的標誌(如黃絲帶︹十九世紀美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標誌︺)、舉辦公眾論壇或討論會……。「三子」和「兩學」發起的「雨傘運動」都做到了。

現在是能否進行「對話」的敏感時刻,真沙普在本書闢專章談此命題(第二章︰《談判的危險性》),他指出「談判」(或「對話」)是解決衝突的有用工具,任何一方,只要並非抱玉石俱焚心態,應爭取任何談判的機會;不過,「談判」不一定能達成雙方滿意的結論(not... reaching amutually satisfactory solution),「滿意」很多時要「鬥爭」才能獲致。至於弱勢的一方是否有在「鬥爭」中滿足訴求的潛力,便要知己知彼,審時度勢,不可輕舉妄動。

真沙普認為,獨裁者提出通過談判解決爭端,其出發點許多時是「詭詐」的,因為這極可能是強勢的一方軟硬兼施迫使對手放棄抗爭的手段。當然,真沙普的對象是國家和可能威脅到其權力的反對派,與獲北京全力支持,有警力、情報人員、線民及僱傭兵(流氓)的特區政府和除了滿腔熱誠什麼都無有怕的學生(和市民)完全不同……。這次「對話」之能否成功,「三人組」不是關鍵,北京是否願意稍微後退半步才重要。

由於十八大四中全會在本月二十至二十三日舉行,中共理順「家事」後,便可放手處理香港問題;但繼之而來的是十一月初在北京舉行的亞太國家領袖峰會(原本在港舉行),是政治敏感期。因此,如果學聯與政府成功啟動「對話」,筆者相信將是一次「馬拉松式」的會議。

林行止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