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FINANCE's Archiver

sun 發表於 2014-8-20 12:23

泡沫四起 知所趨避

信報財經新聞
B07  |   前沿思考  |   前沿思考  |   By John Mauldin         2014-08-20
        標示關鍵字         標示關鍵詞並按此開始搜索

泡沫四起 知所趨避        

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融市場,目前都是泡沫處處,幾乎在空氣中都能感受得到。泡沫令人興奮雀躍,媒體上的專家亦興高采烈,口沫橫飛。沒有什麼事情比升市更能振奮人心,但假如升市只是泡沫一場,大家又可有精明頭腦,順勢而行勇闖高峰之餘,臨近泡沫爆破時全身而退?研究顯示,人人都認為自己有這種本事,但十之八九眼高手低。既然如此,本周不妨談談泡沫,重溫筆者作品《幣政潛規》(Code Red )的相關篇章節錄,此書由筆者與泰珀(Jonathan Tepper)合撰,去年年底推出。

特此聲明,筆者並非預言大市即將見頂,而是要提醒大家必須提高對風險的警惕,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制訂完備的風險控制計劃。筆者深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亦鼓勵大家富貴險中求;但投資必須嚴守紀律,知所進退,及時壯士斷臂,待大市回落再捲土重來。

坊間已有大量數據,力證金融市場目前高處不勝寒,上下行風險並不平衡,看看【圖1】有「畢非德指標」之稱的企業股本對GDP比例,以及【圖2】席勒經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就一清二楚。部分圖表雖然根據去年的數據繪製,但大方向並沒改變,只是水平更上一層樓而已。由此可見,不少市場指標已處於高風險水平,不過正如2000年的經驗,高風險市場也可以進一步攀升。

在《幣政潛規》一書中,筆者與泰珀指出,金融泡沫處處,是中央銀行一手造成。另一方面,雖然泡沫幾乎無法預測,但要從中圖利並非沒有方法。閒話休提,且看以下《幣政潛規》第9章的節錄:

托股市成第三任務

各地中央銀行正力圖推高股價及樓價,然而,托市成效大有機會遠超原先估計。經濟危機當前,央行為了力挽狂瀾,所推出的種種措施都旨在製造溢出效應(spillovers),惠及不同金融市場。例如量化寬鬆及大規模購買資產(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s)行動,原意在於提振股市、削弱美元滙價、降低債券孳息,並迫使投資者押注較高風險的資產。中央銀行首腦希望以恰到好處的刺激措施,打破經濟低迷悶局。但印發鈔票、操縱利率及貶抑滙價要做到適可而止,打破低迷悶局之餘又不損害經濟元氣,成功機會實在渺茫。一如既往,拜中央銀行的「幣政」所賜,形形色色的金融市場大有可能出現更多泡沫盛衰現象。歷史不斷重演,央行卻似乎未能從中汲取正確的教訓。

在經濟危在旦夕、央行藥石亂投的世界,以股價作為施政目標已經見怪不怪。正式來說,聯儲局聽令於國會,肩負起雙重使命:穩定價格並達致全民就業。不過,過去幾年間,時任主席貝南奇(BenBernanke)與其他聯儲局官員推出各式「幣政」以圖力挽狂瀾,變相單方面為聯儲局多添一項任務:推高股價。2010年在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JacksonHole)舉行的聯儲局年會上,貝南奇也自認,自聯儲局示意將進一步推行量寬後,股市大幅上揚。他說:「我認為股市轉強,聯儲局的政策發揮了一定作用,情形一如2009年3月局方推出上一輪量寬措施一樣。標準普爾500 指數至今已升了超過20%,羅素2000 指數升幅更達30%以上。」投資者既然相信世上最具影響力的中央銀行首腦不僅想大印鈔票,還樂見股價上揚,股市又豈有不步步高陞之理?

深思之下,上述舉措事關重大,影響可能極之深遠。一家理應是中立的央行認定可以透過推高資產價格,搞定經濟復蘇工程。刺激行動的目標在於製造「財富效應」,讓股票投資者自感身家升值,因而更樂於消費或投資新項目,最終可望惠及經濟各個範疇。對於社會上的富裕階層(還有為他們服務的銀行及投資管理公司)而言,這種「滴漏效應」(trickle-down)貨幣政策確有助創富;但若論創造就業及提高經濟增長的成效,卻一敗塗地。

撰寫《幣政潛規》之際,股市氣勢如虹,節節上升。從較抽離客觀的角度觀之,不少資產類別看來已出現泡沫(儘管筆者與泰珀預期大市遲早會調整,但聯儲局及日本央行增加貨幣供應之下,游資總要找尋出路)。

債市農地泡沫嚴重

在各資產類別中,又以企業債券市場的泡沫情況特別厲害。債券投資者所獲得的回報,幾乎無法彌補投資所涉及的風險。3 個月存款證2007 年的收益率比今天的垃圾債券還高;根據美銀美林的環球企業債券指數,各地投資級債券平均孳息率由一年前的3.4厘,跌至執筆時的2.45厘歷史低位。

高息債及銀行債的投資老行尊相信,債市正醞釀泡沫。投資公司WL Ross & Co主席兼行政總裁羅斯(Wilbur L. Ross Jr)就形容,債市計時炸彈正在倒數。他指出,首次發債商之中,信貸評級CCC或以下者佔了三分一;過去一年,超過60%高息債用於再融資。舉債所得的資本全為了資產負債表再融資,沒有一分一毫用於擴充業務或增加營運資本。部分論者認為,企業沒有進一步槓桿化實屬好事;卻其實不少公司所以要以債養債,皆因手頭現金欠奉,無法償還舊債,處境其實遠比想像中差。

終有一天,所有債務都會面臨清償大限,泡沫爆破勢將石破天驚。羅斯指出,2018至2020年,每年到期債務總值達5000億美元,屆時債務再融資恐怕不像今天容易,由此可見,「債市正製造更大的計時炸彈」。另一方面,政府債券亦不再安全穩健,皆因國債孳息一旦重返2000至2010年的平均水平,10年期國庫券價格將大跌23%。羅斯指出,假如正常的國庫券亦面對嚴重下行風險,風險較高的高息債定價錯誤問題自然更加厲害。他說:「事過境遷之後,大家或會說真正的泡沫在於債券。」

另一個正在醞釀、最終難逃爆破的泡沫,在於美國多個地區的農地。聯儲局推出一系列救市幣政之下,農地市場亦隨即出現泡沫。美國中西部「玉米帶」(Corn Belt)中心的地價,過去7年來6度錄得雙位數年度升幅。根據聯儲局的研究,在產量最高的玉米帶區域,地價去年升值15%;玉米帶西部及高地平原的地價升幅更達26%。艾奧瓦農地10年前每英畝售價為2275美元,如今升至8700美元。相較美國樓市泡沫時期,當前農地升勢幾乎有過之而無不及。中西部不少銀行日後勢將面對貸款壞賬問題。

資產泡沫為何如此之多?一大原因在於經濟仍然疲弱,通脹則持續低企。貨幣供應增加未能推高牙膏、理髮或汽車價格,反而推高了房地產、債券及股票價格。

貨幣供應超過實體經濟所需,就會衍生過剩流動性。從技術角度分析,貨幣供應與名義GDP兩者的增長差距,由「馬歇爾K值」(Marshallian K)代表。這個指標用以量度實體經濟沒法吸收的多餘資金,由英國經濟學大師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所創。當貨幣供應增長大於名義GDP,過剩流動性往往流向金融資產;反之,假如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低於名義GDP,實體經濟就能吸收更多可供利用的流動性。經濟疲弱之際,貨幣供應持續增加之所能刺激股市大升,原因正在於此。

沉溺泡沫冥頑不靈

關於資產泡沫的裏裏外外,歷來經濟學家及市場中人的論述汗牛充棟,但中央銀行首腦及投資者卻似乎從未學乖,總是被泡沫冲昏頭腦。在《與天為敵:風險探索故事》(Against the Gods: TheRemarkable Story of Risk )一書中,作者伯因斯坦(Peter Bernstein)指出,種種證據顯示,面對變幻無常,人類作出決定及抉擇時,反覆地表現出不理性、前後矛盾又無能的行為模式。

令人驚嘆的是,資產泡沫彼此何其相似,形成背景更有不少共通之處。上世紀20 年代,新科技如無線電應運而生,令人相信世界從此不一樣,金融盛景亦隨之而來。到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大行其道,亦帶動股市急升。兩種科技日後都徹底改變世界,諸如20 年代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及90 年代的雅虎(Yahoo)都成為市場寵兒,股價一飛沖天。把兩個時期的股市走勢圖重叠,兩者的形態及市場變動的時機,脗合得不可思議。

泡沫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每次泡沫出現都是源於相同的基本條件:最初由理據充分的經濟基礎因素推動;投資者羊群心態作祟,產生自我實現的樂觀情緒;結果價格升勢過急,最終無以為繼。每次泡沫出現了,投資者總是顯得驚訝意外。正如億萬富豪投資者索羅斯(George Soros)一次談及金融周期時所言:「唯一令人意外的,是我們常常感到意外。」

看來,人人天生都是容易上當的傻瓜。遠古時代,人類在非洲草原躲避獅子,追逐羚羊,逐漸發展出原始本能。時至今日,大家似乎則熱衷於追逐資產價格。追逐某個市場,因應市場變動而作出反應,似乎已成為本能。

不同實驗的結論均顯示,人們經歷泡沫之後即使有所得着,但日後仍不懂得敬而遠之。人們再三涉足泡沫投資,不過因為自信精明,懂得何時抽身。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教授史密斯(Vernon Smith)作過不同交易實驗,一而再地證實上述行為模式。正如史密斯所言:「實驗對象非常樂觀,自信能覺察到拐點所在。他們每次均表示,市況逆轉速度之快,以較有利的價位套現離場難度之高,叫他們始料不及。」

泡沫五大階段

泡沫並沒有標準定義,不過所有泡沫都經歷類似的幾個階段,因而顯得大同小異。《瘋狂、恐慌與崩潰》(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 )一書由歷史經濟學家金德爾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所著,堪稱為解構金融泡沫的寶典。金德爾伯格在書中大量引用經濟學大師明斯克(Hyman Minsky)的相關研究,勾勒出泡沫5個不同階段【圖3】。

第一階段:推陳出新期

所有泡沫孕育之初,或多或少都建基於事實。多數是一項翻天覆地的技術誕生,人人為之興奮,儘管金德爾伯格指出,泡沫形成不一定涉及科技進步。經濟徹底轉變亦可創造泡沫契機,例如俄羅斯上世紀90年代開放經濟,導致1998 年經濟泡沫;又例如千禧年之初利率低企,以致按揭貸款商能以低成本籌措資金。在推陳出新階段,精明投資者往往能洞悉先機,着手投資相關行業或國家。

第二階段:繁榮期

一旦泡沫形式,投資理據變得愈來愈可信,且不斷自我肯定。就索羅斯的觀察所見,基礎分析旨在確定根本價值如何反映於股價,至於反射理論(Theoryof Reflexivity)則顯示股價如何影響根本價值。以上世紀20年代為例,大眾相信雪櫃、汽車、飛機及無線電等科技可以改變世界(事實的確如此);到了90年代,則輪到互聯網。

所有泡沫的一大關鍵,往往在於寬鬆信貸及借貸活動。為了給各式新消費品提供融資,分期借貸在20年代大行其道,民眾因而有能力購買以前負擔不起的產品。到90 年代,互聯網公司從金融市場取得排山倒海的便宜資金,甚至提供供應商融資(vendorfinancing)。踏入千禧世代之初,美國樓市一片好景,樓價上升加上信貸寬鬆,於是愈來愈多人可以獲得信貸。

另一方面,90年代發展出「證券化」這項金融新猷,本來是配置風險及分享可觀回報的好點子,卻被惡意扭曲,結果次級按揭經證券化之後,成為了穩當的AAA級投資。

第三階段:亢奮期

到了亢奮期,人人都意識到押注某一板塊的股票,或在某地置業就能賺錢。早着先機的投資者已賺個盤滿缽滿,借用金德爾伯格的話:「最能打擊幸福感及判斷力的事情,莫過於眼見朋友富起來。」於是,旁觀者也加入投機行列。

亢奮期一般來去匆匆,以致投資者幾乎沒有機會套現離場。面對價格大幅飆升,投機活動失衡,投機者同一時間慌忙沽貨。

據筆者與泰珀所知,一隻對沖基金1999年押注業務穩健的科技股,為客戶賺得可觀利潤。至1999年下旬,管理層認定大市已陷入泡沫,於是決定結束基金,把資金歸還客戶。結果花了一年時間,才能按部就班地為所有投資平倉。儘管投資者獲利甚豐,但上述例子亦顯示,在泡沫期內全身而退,即使專業投資者也有難度;身處流動性極低的市場,就更不消提。

第四階段:危機期

到了危機階段,泡沫行業中人開始沽貨,例如當科網業內人士大手沽貨之際,散戶投資者卻前仆後繼接貨,最終因為這些科網公司倒閉而損手。至於次按泡沫,建築公司行政總裁、按揭貸款商高層如Countrywide Financial 主席兼行政總裁莫齊洛(Angelo Mozillo)及雷曼兄弟行政總裁富爾德(DickFuld),沽掉總值數億美元的股份。隨着投機者都意識到要盡快抽身,沽壓動力亦愈來愈大。不過,價格一旦開始逆轉,股價或樓價亦隨之崩潰。沽貨脫身的唯一方法,就是大幅割價求售。泡沫爆破之下,亢奮性吸納亦由恐慌性拋售取而代之。

第五階段:撤退期

一如泡沫形式初期、資產價格完全脫離現實一樣,到了泡沫最後階段的撤退期,價格亦與基礎價值脫節。傳媒有關泡沫的報道本來有讚無彈,突然間卻揭出欺詐、挪用公款及濫用職權等不當行為。投資者損失慘重,卻無視自己的過錯,反而怪罪他人加入泡沫,大炒特炒(試問誰沒有涉足科網股及樓市的投機炒賣?)。投資者對泡沫板塊避之則吉之下,價格或會跌至不合理的低水平。

篇幅所限,就此擱筆。讀者如有興趣,可登入[url]http://www.thecoderedbook.com/excerpt[/url],閱覽《幣政潛規》第9章其餘部分。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 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

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極具參考價值。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三在《信報》及信報網站[url]www.hkej.com[/url]刊出。

John Mauldin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